群眾路線大致可以分成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一是群眾觀點,二是群眾工作方法。群眾觀點的核心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了解群眾、服務群眾,認真對待群眾提出來的要求,與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群眾工作方法的核心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辦法來解決群眾的問題。也就是說,群眾路線一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是要依靠群眾來解決問題。群眾觀點與群眾工作方法之間存在著復雜且微妙的關系。
在實踐中,喪失了群眾觀點,就容易出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正是當前中央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所要解決的問題。當前各級政府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不只是讓群眾辦事不方便的問題,而且嚴重影響了我黨與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系。
但是僅僅強調改變工作作風,強調為群眾服務還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服務群眾的辦法,要有做群眾工作、解決群眾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否則,作風的改變就不可能持續,群眾工作就依然無法做好。
基層治理是直接與群眾打交道的領域,這個領域集中體現了群眾工作方法的實踐效果。但基層治理并非只是基層干部的事情,更非基層干部服務態度的問題那么簡單,因為本質上講,基層治理的規則來自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來自中央對基層治理制度的安排。僅就鄉村治理來講,取消農業稅前,鄉村干部面臨完成稅費任務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巨大壓力,而不得不與群眾“打成一片”,以致于出現了很多惡性事故,“三農”成為問題,“三農”工作成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后來,中央下決心取消了農業稅費,之前“打成一片”甚至嚴重對抗的農村干群關系很快得以緩解。與此同時,中央財政開始向農村進行大規模轉移支付,越來越多的資源進入農村。本來,按我們的想象,不僅不向農民收錢,而且給農民越來越多錢,農村干群關系應該十分親密,三農問題應該不再存在了吧?出人預料的是,新的時期,轉移資源仍然有問題,其核心是,國家資源進村了,農民卻喪失了主動性和主體性,成了看客,甚至還在有機會時敲國家的竹杠。更糟糕的是,在國家資源下鄉的過程中,農村有關系、能力強、兄弟多的人,可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通過向上面伸手,通過提無理要求,“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從而得到遠比一般農民多的資源。既然關系可以獲得資源,哭鬧可以獲得資源,那么,那些身體有殘疾、精神有問題的人,也就可能憑此向上級要更多好處,且一次得到滿足而次次都來伸手。
這樣一來,在取消農業稅,國家大規模向農村轉移資源的背景下面,地方政府陷入到與各種有關系(比如有兄弟在北京當官或在媒體當記者)、拳頭硬(兄弟多,兄弟中有人是黑社會老大)、身體有殘疾、精神不正常的“刁民”打交道之中,陷入到要花錢買穩定買平安的怪圈中。這個過程中,地方政府越是態度好、有耐心,越是花錢買穩定,就會激起越多人走入到“刁民”式的維權中來,由此出現了當前農村基層治理中常見的“刁民”代表農民,農民變“刁民”,最后基層治理陷入困境的情況。
從群眾路線的內在矛盾來看,取消農業稅前的基層治理,也許基層干部的工作作風真有問題,群眾觀點貫徹地不好,但是,接近群眾、依靠群眾從來不是問題,基層治理甚至將群眾工作方法制度化,形成了呂德文所說的簡約治理、中心工作、綜合治理等工作機制。這是因為,鄉村干部在收取稅費過程中,與農民“打成一片”,每向農民收一塊錢上來,都會聽到農民無數的抱怨、要求。等到稅費征收任務完成了,鄉村干部坐下來,不用討論就知道應該在農閑季節辦哪些農民反映最強烈的實事,然后合理利用鄉村有限資源,辦上一件是一件。這個意義上講,取消農業稅前,因為收稅必須與農民面對面打交道,而使鄉村干部極其了解農民需求。而為了降低下一年收取稅費的難度,鄉村干部也一定會想方設法解決農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
表面上看,取消農業稅后,基層治理中的國家與農民關系變好了,群眾觀點得到了貫徹,因為很難再出現涉農惡性事件??蓪嶋H上,這卻暴露了基層治理中更為深層的矛盾,連最為基本的接近群眾、依靠群眾也成了問題。地方政府不向農民收取稅費,沒有再與農民“打成一片”的動力,農民有什么需要,地方政府不了解也不關心,農民的喜怒哀樂與地方政府幾無關系。只有當農民找上門來,地方政府才被迫應付。而在資源下鄉背景下,在維穩思路下面,地方政府傾向于“人民內部矛盾人民幣解決”,這讓占農民人數1%的“刁民”首先捕捉到“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和“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的獲取資源的機會,“刁民”獲得好處,就會刺激其他人學習,“刁民”越來越多,地方政府不堪應付。
當前基層治理的主要問題是,地方政府不深入到基層與農民建立血肉聯系,沒有動員群眾所形成的正氣,在原則問題上態度模糊機會主義盛行,不講政治。當地方政府所接觸到的“群眾”只是極少數的“刁民”時,基層干部的作風改變,迎合的是特殊人群的利益,反而會損害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僅不能化解基層治理的困境,反而會進一步加劇危機。
因此,真正的群眾路線就不只是要轉作風,而且要真正深入到群眾中去,了解群眾的真實需求,解決群眾真正的問題,就必須有與群眾觀點相適應的群眾工作方法。無原則的息事寧人的工作作風,與其說是群眾路線教育所要求的,勿寧說是群眾路線教育所反對的。講原則講政治及通過動員群眾所形成的正氣,正是呂德文所要找回的政治吧。
2013年8月22日下午于九宮山
原文系《找回群眾——重塑基層治理》序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