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宋健坤:構建中國特色的農業3.0模式時不我待

[ 作者:宋健坤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28 錄入:吳玲香 ]

一種以農業產品為紐帶,以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手段,融合農業生產、交易、流通、金融等產業要素實現按需訂制的農業3.0模式正在形成。它將推動農業產業全面升級,實現農業經濟要素與經濟動力重構。要使這個模式在我國成為主流,不僅需要全力提升農業生產力,更需加快深層次體制改革,盡快打破現有的土地制度、農業生產組織方式等的桎梏,盡快推出一套完整的、體現國情的、為國人所接受并主動配合實施的新型土地制度。

互聯網技術正在重塑農業的生產方式與產業形態,一種全新的農業經濟組織模式,即農業3.0模式正在形成。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基礎地位,但我國農業生產效率不高,耕地紅線壓力加大,糧食安全問題日顯突出。尤其在世界主要產糧國進一步強化對糧食出口的政治干預,糧食武器已成個別國家牽制我國的新型手段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農業3.0模式提升中國農業的保障力與競爭力,以實現農業在細分領域的趕超,不僅關系民眾的切身利益,更關乎我國未來的整體發展大局。

農業3.0模式的內涵是:以農業產品為紐帶,以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手段,融合農業生產、交易、流通、金融等產業要素實施訂單式銷售,實現按需訂制模式。簡言之,農業3.0模式,是讓產品從生產開始即與需求直接掛鉤,是農業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互交融的更高級的農業經濟組織模式,這可說是對傳統農業產業鏈的整體性、系統性、顛覆式再造。

筆者在這里想提醒的是,農業3.0模式是整體性而非碎片化的互聯網應用。農業3.0模式并非簡單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在傳統農業生產的單一環節上,例如實現農產品在互聯網平臺上的銷售,而是從生產入手,構建起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農業經濟組織的新模式。所以,這是實現農業全產業鏈的應用。還有,農業3.0模式是系統性而非疊加式的互聯網應用。它并非簡單地應用互聯網技術于自身,而是通過互聯網技術改造農業經濟組織模式,實現農業生產經營流程的再造。換言之,農業3.0模式實現了農業生產經營各環節之間相互促進的1+1>2的系統性成效,所以是以信息技術支撐起的農業生態體系

毋庸置疑,以信息技術支撐起的農業生態體系的農業3.0模式將引發我國農業各環節的變革。

先說生產方式。農業3.0模式將促使農業經濟發展所依托的生產要素結構升級,實現其從依托勞動力要素向依托資本與科技要素的轉變。農業1.0模式是以體力勞動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個體小農經濟,勞動力是關鍵要素;農業2.0模式是以機械化耕作為主導的規模化經濟,農業機械是關鍵要素;農業3.0模式是以信息化手段實現農業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其中,智能化信息技術是關鍵要素。

次說交易流通方式。在農業1.0階段,采取分散購銷式銷售,其交易特征是終端銷售,產品由生產者先售給終端商后再由終端商售給消費者,由于通過銷售環節將消費者的訴求反饋給生產者的信息是滯后和發散式的,生產者很難科學做出生產決策,所以生產者看重以往經驗。到了農業2.0階段,采取網上中介式銷售,其交易特征是實現了銷售產品在空中轉移,實質上是將終端產品的照片通過網絡渠道銷售給消費者,仍未實現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直接對接,這種銷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者的盈利空間。而進入農業3.0階段,采取供應鏈訂單式銷售,其交易特征是實現了按需訂制模式,它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讓產品從生產開始即與需求直接掛鉤,這就從根本上消除了農業1.02.0模式下由于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市場調節失靈的弊端,為構建起生產者對產品質量、對消費者負責的追溯機制奠定了基礎。

再說融資方式。眾所周知,農業金融服務功能的嚴重滯后,早已成了制約我國農業生產力發展的一大瓶頸。在農業1.02.0階段,由于缺少固定資產抵押物、擔保以及信貸主體資金實力弱等原因,農業發展緩慢。在農業3.0階段,能夠借助互聯網金融手段對農業主體發揮支撐作用。當然,這種支撐作用離不開國家對土地制度的系統性創新,離不開國家對農村金融體系的改革和重建,離不開未來國家土地銀行的巨大支持。

由上述分析可知,農業3.0模式必將推動我國農業的戰略性重構,推動農業產業全面升級,實現農業經濟要素重構,以結構升級帶動消費升級,實現農業經濟動力重構,進而改變國家傳統的補貼方式,實現農業投資模式重構。具體而言,按需訂制模式要求生產者響應個性化以及對食品安全的需求,在客觀上推動農業產品升級;農業科技手段尤其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介入,推動了農業經濟活動實現在經濟活動層次上的升級;由此,農業將實現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轉型升級。

農業3.0模式最大意義在于實行按需訂制模式。該模式因其打通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關系而使生產者可以提前進入消費端,這為生產者給消費者直接提供個性化的生產與服務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將從外部助推消費提供強大的動能。這必將對重構我國農業經濟動能產生積極作用。

在農業3.0模式下,農業產業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和市場拉動消費需求而獲得有力支撐,農產品將會因其具備高附加值、健康、安全的新屬性而獲得高溢價,農業投資將會因此獲得社會資本的吸引力。未來國家可能會因此改變對農業長期實行的輸血型投入模式,農業投資將由此實現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就此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產業體系。

據此,筆者在此提議,可以考慮選擇重點省作為農業3.0模式的首推地,比如將黑龍江省作為農業3.0模式的首推地。黑龍江省在耕地面積、糧食播種面積、糧食總產量、人均耕地、人均售糧等指標居于東北主產區首位,還有不少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因此其農業產業升級步伐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大局。而就總體而言,黑龍江還處于加快農業2.0的階段,農業基礎條件與發展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可通過實施農業3.0模式來進一步激發其發展活力。

當然,推動農業3.0模式需要加快深層次體制改革。農業3.0模式雖然是發展大勢,但就客觀現實而言,我國的農業還基本上處在改造1.0、普及2.0、示范3.0”的階段。農業3.0模式能否盡快成為主流,不僅需要全力提升農業生產力,還需要盡快打破現有的土地制度、農業生產組織方式等的桎梏,盡速推出一套完整的、體現我國國情的、為國人所接受并主動配合實施的新型土地制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上海證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 日本免费看片尤∴ | 亚洲综合夜夜久久久 | 亚洲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 中文天堂最新中文字幕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