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是構筑鄉村振興強大動力系統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落實總書記指示精神,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要做好三項工作。
一、處理好三個關系,堅強農村基層黨組織
從鄉村黨建的整體情況來分析,處理好基層黨組織與村民自治組織的關系、處理好基層黨組織與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的關系、處理好基層黨組織與社會資本的關系,是關乎鄉村振興前途命運的難題。由于歷史原因,當前一些鄉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思想建設“虛化”, 嚴重削弱了鄉村振興的動力基礎。如何筑牢鄉村基層黨建之基,構建有著堅定馬克思主義思想信仰、充滿活力鄉村基層黨組織,關鍵在于強化鄉村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
面對鄉村基層黨建存在的問題,要加強思想建設,通過馬克思主義思想信仰進行價值塑造推動鄉村振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重要論述的學習,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在思想建設中,緊密聯系實際,針對鄉村振興戰略中突出的攻堅目標,真抓實干,層層落實,借助基層的組織載體,把黨的意志轉化為具體行動的橋梁。要完善基層黨組織結構,擴大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適應經濟社會結構的調整、社會組織形態的變化、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通過把黨組織建在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村產業鏈上,增強鄉村振興的組織力量。打通“互聯網+黨務政務服務”的數字大動脈,用數據實現基層組織管理和組織創新。
二、解決普遍存在問題,培育新型基層帶頭人
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如果支部書記能力不強、觀念滯后,工作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領導班子凝聚力、戰斗力不強;少數干部法律意識淡薄、貪污腐化、脫離群眾,將嚴重影響黨和干部在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事實證明,哪里黨組織堅強有力,哪里的發展就有生機和活力。
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要學會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團結和統一。把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分解為2020年重要進展、2035年決定性進展和2050年全面實現三個時期來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和具體規劃。
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要對基層黨建助推鄉村建設負第一責任,落實第一書記制度,對鄉村社會進行全面發展統籌規劃、妥善安排、穩步推進。發揮帶頭人、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中的先鋒模范和戰斗堡壘作用,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同時也要將黨和國家關于鄉村振興的政策傳達給村民,讓他們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行動主體,推動農業農村實現現代化。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要帶動、融合鄉賢資源,共同促進鄉村振興,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引導和支持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筑師、律師、技能人才等,通過下鄉擔任志愿者、投資興業、行醫辦學、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
三、完善組織建設制度,提供鄉村振興永續動力
中國共產黨有完整的農村地區內部規范和章程,制度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生存的基礎條件,農村黨組織、黨員必須受制于黨內制度和規范。因此,要加強基層黨的制度建設推動鄉村振興,要加強基層黨的制度建設的系統性、適用性、創新性和配套性,為鄉村振興提供制度支撐。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要完善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黨章和黨內政治生活規定的制度,建立健全鄉村基層黨組織的各項制度。要根據當地鄉村的實際情況制定各項黨內制度,加強和完善農村黨支部工作制度、農村公務監督制度、黨員積分制度、經費保障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等,推動鄉村振興有切實的制度保障。要建立鄉村黨建的考核制度、黨務工作責任制度、黨的群團工作責任制度、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等,增進黨內各項制度的關聯配套性,提升鄉村黨內制度的配套效能。
作者簡介:劉紅峰,湖南創新發展研究院、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博士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