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深化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明確思路,深化認識,切實把工作做好,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長足進展,但農業質量效益不高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促進農業全面升級,必須從戰略高度看待糧食安全問題,持續鞏固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按照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繼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鄉村旅游、休閑康養、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業功能向生產生活生態拓展,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
促進農村全面進步,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沒有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促進農村全面進步,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總方針,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著力構建農村產業體系,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農村生活富裕。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扎實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設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不斷滿足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促進農民全面發展,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的是為了農民,動力要依靠農民。促進農民全面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好鄉村黨組織的作用,把鄉村黨組織建設好,把領導班子建設強。在實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時,注重發揮好德治的作用,推動禮儀之邦、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社會建設相輔相成,推進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堅持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農村發展和民生短板,讓億萬農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學習時報 2018年10月12日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