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薛建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地投資情況調查

[ 作者:薛建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9-04 錄入:王惠敏 ]

    為了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地投資情況,2016年農業部農業軟科學委員會辦公室安排專項課題,對黑龍江肇東市、天津薊縣、山東平度市、河南溫縣和甘肅景泰縣進行了調查,涉及170個專業大戶、35個家庭農場、39個農民合作社、11個農業企業共255個主體,土地22.19萬畝,投資總額1.29億元。調查結果如下:

第一,大多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了農地投資。255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有165個主體在農地上進行了投資,占總數的64.71%,平均投資額78.31萬元。具體為:專業大戶62.57%、家庭農場57.14%、農民合作社69.23%、農業企業90.91%,平均投資額分別為16.6萬元、124.17萬元、263.79萬元、156.53萬元。

第二,投資主要集中在生產輔助設施和農業基礎設施。在生產輔助設施投資中,棚、架等6526.6萬元,占投資總額的50.52%;生產管理用房318萬元,占2.46%;倉儲設施314.7萬元,占2.44%。在農業基礎設施投資中,水井、水渠等2503.41萬元,占19.38%;農田道路594.72萬元,占4.60%;農田電力設施350.7萬元,占2.74%。生產輔助設施和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兩項合計1.06億多元,占投資總額的82.17%。其他投資如土地平整1349.46萬元,占10.44%;施加有機肥等土壤改良334.13萬元,占2.59%。

第三,投資形成的資產產權相當一部分最終歸屬集體經濟組織或原承包農戶。在流轉土地到期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地投資形成的資產產權最終歸屬,65.21%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7.12%為原承包農戶,7.67%為集體經濟組織。但不同類型資產產權歸屬差異較大,具體為:農業生產輔助設施97.56%、農田電力設施96.61%、農田道路62.08%的產權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所有;35.54%農田道路、30.25%農田水利設施歸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幾乎所有的土地平整及土質改良投資收益以及農田水利設施23.9%的產權,在流轉土地到期后歸原承包農戶所有。

第四,投資形成資產的生命周期大多短于土地流轉期限。投資形成的資產中,61.16%的生命周期短于土地流轉期限。但不同類型資產差別較大,具體為:88.53%的倉儲設施、81.49%的農用電力設施、58.45%的水利設施、58.37%的農田道路生命周期長于土地流轉期限;74.22%的農業生產輔助設施、56%的生產管理用房和51.86%的水井等生命周期短于土地流轉期限。

第五,投資來源主要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自籌資金。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地投資中,97%的資金是自籌資金,3%來自財政或原承包農戶。財政補助資金對不同農地投資項目的支持差異較大,土地平整15.87%、改良土壤11.84%的投資來自財政補助,而且是享受財政支持最多的兩個項目。其他投資項目財政補助資金所占比例較小,如打井占2.62%、水渠管道占0.62%、農田道路占0.45%、農用電力設施占0.35%。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地投資具有極強的公共性,但也存在著一些矛盾與問題。一是投資缺口大,融資難融資貴。二是財政資金支持結構不合理,在支持項目上存在明顯的“扶大”傾向,主要支持土地開發、土地整理等大型項目,農業生產急需的小型項目支持不足;在支持對象上存在明顯的農民合作社“偏好”,數量眾多的專業大戶所獲支持較少。三是土地流轉不穩定、不規范限制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地投資的積極性。

建議進一步優化財政資金支持結構,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農地投資中的引領作用。在支持項目上,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資農田水利、農田道路等,加大補貼力度。在支持對象上,在重點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同時,加大對專業大戶的支持力度,增強財政資金支持農地投資的普惠性。同時要加快土地確權頒證步伐,落實“三權分置”辦法,提高流轉土地經營權的穩定性,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放心投資、大膽投資。

作者單位: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7-09-0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在线播放 | 亚洲福利院在线看AV | 中文字伊人大蕉香大蕉 | 久久秋霞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AV不卡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