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農業科技創新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
——在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上的講話
黃建國
(
尊敬的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齊聚在這歷史底蘊深厚、現代氣息濃郁的工業新城株洲,隆重舉行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在此,我代表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組委會向出席論壇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學者、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給予此次論壇大力支持的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湖湘三農論壇”是國內大型的三農學術研討會,自2008年以來每年舉行一屆,已經分別在湖南長沙、常德、邵陽和衡陽連續成功舉辦了四屆,今年是第五屆。五年來,論壇圍繞“用基層視角反映真實問題,用專家智慧解讀三農難點,用決策聲音描繪政策走向,用民眾呼聲促進科學發展”的宗旨,著力打造三農理論研究、學術交流、經驗推介的平臺,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推動三農的理論繁榮與實踐發展作出了貢獻,已經成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品牌論壇。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在株洲舉行,株洲既是我國農耕文化發祥地,又是紅色文化的薈萃地,還是工業文明的現代新城;以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因而,本屆論壇的意義更為特殊。本屆論壇得到了株洲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我相信,在主辦單位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一定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農業科技與農村發展”。這一主題緊扣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切合中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的需要,是一個具有深刻理論價值和深遠現實意義的議題。
首先,農業科技是推進農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回顧農業的演進脈絡,從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演化過程中,農業的自然屬性、經濟屬性、生態屬性和社會屬性變化,與各階段的農業技術進步密切相關。不同的農業技術形態形成了不同歷史階段的農業,農業技術的每一次飛躍,推動了農業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不同歷史階段的農業發展水平與農業技術進步的一致性,讓我們從歷史的發展規律中認識到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對農業發展的重大作用。工業化農業階段,表現出化學農業、石油農業、機械農業的特征,屬“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型的“高碳農業”。曾經有人講,所謂農業現代化,就是借助土地,把石油轉化為糧食。而如今,低碳農業正逐步興起,農業這個古老的產業,正向可持續發展、充滿生機的現代化農業邁進。從當前國際形勢來看,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新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方興未艾,農業科技貢獻超過了土地、勞動力、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的貢獻份額,已經成為推動農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從國內來看,在農業增產諸因素中,包括優良品種、栽培技術、植保技術、低產土壤改良技術等技術進步的貢獻作用最大。因此,促進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是科技創新,只有順應農業發展的新要求,使農業科技的貢獻率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成為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持久動力,才能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其次,全球農業競爭的本質就是農業科技的競爭。當今世界,生物組學技術、轉基因技術、數字農業技術等高新技術迅猛發展,全球農業科技正進入創新集聚爆發和新興產業加速成長時期,世界各國搶占農業科技創新制高點的競爭日趨激烈。歐美等農業科技強國在農業高新技術領域占據著領先地位,大大提高了勞動者的素質和農業生產工具的自動化程度,優化了糧食的品種與結構,增強了農業的生產能力和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同時掌握著全球使用最廣泛的專利權,在農業知識產權上占有支配地位,不僅可以使得科技水平處于落后地位的發展中國家被迫退出國內農產品市場,還可以憑借技術和一些其他的技術指標,把發展中國家和其他不發達國家的農產品擠出競爭市場,從而強化在世界農產品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有關資料顯示,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中國50%以上的生豬、蛋肉雞、奶牛良種,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種、80%的大豆依賴進口。除水稻外,我國花卉、蔬菜、水果和其他經濟作物領域的農業技術,很少有突破性進展,而這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和地區育種研發的重點。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應加強基礎研究,著力在農業生物基因調控及分子育種、農田資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基礎理論和方法方面實現突破。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種,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大型骨干企業。同時,還應加大人才培養和科技推廣力度。只有不斷突破農業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培育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才能引導中國傳統農業的更新換代,推動新一輪農業革命,使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中國農業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才能提高中國農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農業科技創新決定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成敗。如何提高農業的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是當前三農工作的主線。農業科技創新是促進農業由外延式增長向內涵式增長、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由資源消耗型向循環可持續發展型轉變的必要條件。按照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的理論去理解,為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其核心就是改變現有的技術狀況,通過注入農業科技等現代生產要素,促使農業結構發生變化。所以,農業科技創新事關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決定這種轉變的成敗。但是,農業發展方式也決定農業科技創新的方向。我國農業發展方式已經從增加產量為主的生產主導型,向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的技術主導型轉變。要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樹立以人為本和人類、社會、自然協調發展的理念;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變“粗放”為“精準”,發展節水、節地、節肥、節能農業;以綠色農業為主向,建立配套完善的技術、服務、市場體系。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凸顯了中央對于糧食安全形勢和農業發展方式的正確判斷,也明確了農業科技創新的方向。在農業發展的新階段,必須強化科技支撐。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以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必須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創新作為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第一推動力,從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的目標出發,按照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綜合、生產生態協調的基本要求,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
作為農業大省,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湖南農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結束了農民繳納“皇糧國稅”的歷史,邁出了湖南統籌城鄉發展的新步伐。特別是近年來在推進“四化兩型”戰略、建設創新型湖南過程中,農業科技創新投入不斷加大,科研與推廣體系不斷健全,科技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一些重大技術和關鍵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尤其是優勢雜交利用、品種選育等領域的研究長期保持全國領先地位,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水平大幅提高,大批農業實用技術廣泛運用到生產實踐中,有力地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據有關方面統計,2011年,湖南省糧食單產增加對總產提高的貢獻率達到85.8%,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54.5%,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5個百分點;全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已達70%。2011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7796.2萬畝,超級雜交稻實現百畝片畝產
湖南農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速,農村勞動力持續向外轉移,不少地方農業從業者呈現“高齡化、女性化、低文化”特征, “誰來種地”、“怎么種地”,日益成為必須面對和解決的緊迫問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擴大,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大約是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倍,絕對差距則從2006年的7115元持續拉大到2011年的12277元。資源環境日益成為制約農業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如耕地資源不斷減少,質量下降,人均耕地面積一直呈較明顯的遞減趨勢,已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人均1.65畝降至為目前的0.85畝;農業灌溉用水達到188.
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曾是人們對農村最深刻、最向往的印象,但如今,許多地方的農村正在告別“世外桃源”、遠離“魚米之鄉”,成為污水橫流、黑煙四散、土壤含毒的重災區,“一條街道兩排房,前后都是垃圾場”,“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的情形比比皆是。農村資源日益減少和環境嚴重污染的嚴峻現實,決定了湖南進入了依托現代科技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在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劇的狀況下,抓住國家“兩型社會試驗區”、“中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農村信息化示范省”等重大政策機遇,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以新型農民培育實現內生增長,以科技支撐體系完成創新驅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農業,既是湖南現代農業發展最關鍵、最基本的出路和措施,也是湖南實施“四化兩型”戰略的必然趨勢,更是加快形成湖南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客觀要求。唯其如此,各級政府“讓人民喝上干凈水、呼吸上清新空氣、吃上放心食物”的承諾才能真正成為現實而避免淪為空談。
本屆論壇對“農業科技與農村發展”展開研究和探討,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希望與會代表在論壇上能暢所欲言,通過務實、高效、深入、坦誠的交流,為三農發展獻計獻策;相信本屆論壇的舉辦,一定能夠為黨委、政府提供有價值的理論成果,一定會對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村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盧梭說過:“農業是人類的第一職業,最有價值,最有用,也最高貴。”農業既是一個古老產業,也是一個現代產業,更是一個偉大的產業。科技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前沿趨勢,緊跟世界前沿步伐。中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進程不僅影響著中國,更影響著世界。三農事業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探索與實踐,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參與。舉世矚目的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三農事業也將迎來一個新的春天,讓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集思廣益,凝智聚力,共同為三農事業獻計出力,為加快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步伐而努力奮斗!
最后,預祝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鏈接:
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在株洲隆重舉行
黃建國:以農業科技創新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
張紅宇:現代農業發展與農業科技進步
溫鐵軍:現代化危機與中國新農村建設
李周:科技進步與農業發展
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高峰論壇實況
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分論壇一實況
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分論壇二實況
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分論壇三實況
湖南衛視播報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實況
關于表彰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獲獎論文的決定
第五屆湖湘三農論壇優秀論文名單
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三農讀物郵購目錄
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招聘學術助理
中國鄉村發現建立個人文集、征求個人信息啟事
《中國鄉村發現》向社會各界征求評語
名家評《中國鄉村發現》
中國鄉村發現網征稿啟事
中國鄉村發現》征稿征訂啟事
《休閑農業》征稿
《中國鄉村發現》榮獲省優秀社科普及讀物獎
《中國鄉村發現》誠邀合作公告
歷屆論壇鏈接:
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在衡陽隆重舉行
湖南衛視播報湖湘三農論壇衡陽開講實況
視頻: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在衡開幕
視頻: 衡陽電視臺: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在衡陽開幕
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衡陽開幕_在線視頻觀看
第四屆湖湘三農論壇綜述
《湖湘三農論壇2011·衡陽》
第三屆湖湘三農論壇在邵陽隆重舉行
第三屆湖湘三農論壇綜述
湖南衛視:第三屆湖湘三農論壇在邵陽市舉行
《湖湘三農論壇2010•邵陽》
第二屆"湖湘三農論壇"在常德隆重舉行
第二屆“湖湘三農論壇”綜述
《湖湘三農論壇2009•常德》
中國第四屆社科農經大會暨首屆湖湘三農論壇勝利召開
首屆“湖湘三農論壇”綜述
《湖湘三農論壇2008•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