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三農工作須堅持穩中求進守好三條底線

[ 作者:農民日報評論員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1-09 錄入:吳玲香 ]


原題:堅持穩中求進守好三條底線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緊緊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要在穩的前提下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和深化改革的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這為我們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定下了調子。我們要把握好的辯證關系,既要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又要確保牢牢守住風險的底線。穩中求進,這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當前農業農村工作必須把握的基本遵循。穩是總基調、是大局,保護農業生產穩定、農民收入穩定、農村社會穩定,意義特別重大。

任何改革都不會一帆風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涉及廣泛的調整,是三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對于可能存在的風險,我們必須有充分的準備,在方向性問題上不能出大偏差,不能犯顛覆性錯誤,尤其要牢牢守住三條底線。

要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能降低。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糧食安全是戰略性的頭等大事,抓糧食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牢牢守住糧食安全這條底線。當前我國糧食生產主要問題是結構性失衡,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調減糧食總量,不能形成調減糧食生產的普遍預期和共振效應。要處理好糧食產量與糧食產能的關系,糧食多點少點是技術性問題,但確保糧食安全是戰略性問題,糧食產量允許在年度間、在合理區間內有所波動,但糧食產能必須不斷得到鞏固和提高,要繼續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確保有需求時能夠及時生產出來。

要確保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收入的持續不斷增長,是貫徹落實黨的執政宗旨,確保農民和全國人民一道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可能會帶來陣痛,但無論如何,都必須確保農民種糧不吃虧,確保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尤其是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這個大趨勢不逆轉。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要注意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尤其是要注意優化支持保護方式,協調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但是,無論怎么調整支持保護的方式,都要確保支持的力度只能增強、不能減弱。

要確保農村穩定不出問題。天下之安,系于壟畝,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局,關系到國家長治久安的大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涉及千千萬萬普通農戶,調整政策、出臺措施一定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特別是農民的承受能力,要考慮到農村當前大多數還是一家一戶的現實情況,把握好節奏,確保不出大亂子。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改革不搞強迫命令,不代替農民做決定,不搞瞎指揮,不能損害農民的利益。要充分發揮農民自治的作用,注意引導村民通過民主協商解決矛盾問題和利益分配。

堅持穩中求進,還要牢固樹立短板意識。當前,隨著糧食連年豐收,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形勢持續向好,社會上開始出現放松三農、忽視農業的傾向。對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農業仍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短板,農村依然是全面小康的短腿。要營造持續重視和加強三農工作的氛圍,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堅持不懈地加快農業農村發展步伐,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繼續在思想上樹立重農強農的堅定理念,在認識上提高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迫性的意識,絕不能因為近些年農業農村工作出現了一定的好形勢,就放松警惕,在思想上放松、在行動上懈怠。

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外在環境越是充滿不確定性,農業農村這個基本盤的穩定就更顯重要。三農向好,全局主動。我們一定要切實增強穩住農業農村這個基本盤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守好三條底線,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真正抓出實效,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7010701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浪潮久久久AV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第一页 | 五月亭亭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嗯嗯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