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讓農民成為有奔頭令人羨慕的職業

[ 作者:農民日報評論員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09 錄入:吳玲香 ]

剛剛召開的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是農業領域一次帶有全局性、前瞻性意義的全國性會議。貫徹這次會議精神,對于我們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手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農業增長方式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以及促進互聯網+農業的發展和培育新農民、讓農民成為有奔頭令人羨慕的職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互聯網以其互聯互通的特質和無遠弗屆的屬性,正在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為新農民的培育提供了難得的風口。農民從一滴汗珠摔八瓣的辛苦勞作到鼠標輕輕一點的優雅完成;從走街串巷賺吆喝到在互聯網上建起銷售帝國;從背著現金回家過年到家門口一站搞定農資貸款,伴隨著農業現代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四化同步過程中城鄉一體化不斷發展,農業正日益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農村正越來越成為令人向往的樂土,我們看到,昔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也終將完成從身份職業的轉變,成為有奔頭令人羨慕的職業。

農村是中華文化的起源地。農耕文化在我國有深厚的基礎,它已經成為國人血液中不可磨滅的文化基因。歷史上,無數的文人騷客在唐詩宋詞中留下了鄉村田園的美好詩篇。如今,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浪潮下,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們心中那份渴求自然、親近土地的天性往往會被喚醒。向農村的精神回歸,也成為越來越多城市人發自內心的選擇。物以稀為貴,當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城市將不再是稀缺資源,鄉村間清新的空氣、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慢生活的節奏將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務農是人類本性的回歸,人類誕生以來,漫長的歷史中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從事農業,都在與有生命的東西交流。因此,我們相信,未來最理想的職業是務農,農民將成為有奔頭令人羨慕的職業。

農民將會成為有奔頭令人羨慕的職業,是因為科技和機械化的力量正在將農民從體力活”“苦累臟中解放出來。我國目前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經超過了61%,農業科技綜合貢獻率超過56%,從產前、產中到產后,從播種、管理到收獲,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機器換人正在逐漸成為現實,越來越多以泥腿子為標志的農民將會過上十指不沾泥的生活。

農民將會成為有奔頭令人羨慕的職業,是因為美麗鄉村建設正在把農村建設為人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目前,全國30%的村莊開展了規劃建設試點,加強農村水電路氣房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出現了一批路暢燈明、水清塘凈、村容整潔的新農村。從江南水鄉的青磚黛瓦到北方平原的古樸院落,越來越多的農村在提高自己顏值的同時,也正在創造著親友和睦、生活多彩的幸福生活。

正因為如此,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和退伍軍人,甚至是商界精英、海歸開始返鄉從事農業創業創新,成為新農民。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科技、管理、經營理念,以及互聯網技術在內的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和各類電商平臺,創新性地銷售特色農產品,并將文化創意引入到農業產業中。農民從身份稱謂回歸到了職業稱謂,越來越成為體面、有尊嚴的職業。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后,傳統農業收益較低的問題依舊存在。誰來種地,怎樣種地,仍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在農業現代化的征程中,讓農民依靠發展農業走向富裕,讓農民真正成為有奔頭令人羨慕的職業,還需要綜合施策。

要不斷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力度,用科技的力量挖掘增收潛力。大力扶持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智慧農業發展,幫助農民建設一批大田種植、設施園藝、規模養殖物聯網試驗示范基地,推廣一批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率先在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成一批試驗示范基地取得突破。

要不斷推進農民信息技能培訓,幫助更多的新型農民踏上互聯網+的信息快車。大規模開展農民手機應用等技能培訓,讓盡可能多的農民能上網、會上網。要把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以吸引年輕人務農、培育職業農民為重點,著力建立專門政策機制,為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基礎和保障。推進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等返鄉創業發展現代農業,形成新農民雙創的熱潮。通過互聯網+”整合創業資源、拓展創業空間。

要不斷強化對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提升,將農村打造成為創業創新、財富生長的樂土。推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強化生產技術、政策法規、市場信息三服務,加強農業農村大數據采集開發利用,幫助農民運用信息手段發展生產、增收致富;還要推進農業電子商務,大力發展農產品社區直配、放心農資下鄉和休閑農業上網營銷,讓從事農業的農民生產出的好產品能夠賣出好價錢。

農業的產值比重在下降,但基礎性地位不會動搖,農業正在演繹更加精彩的故事;務農人口在減少,但從業者的素質會不斷提升,農民將成為有奔頭令人羨慕的職業;農村永遠不會比城市繁華,但我們血液中農耕文明的基因終將引領我們的身心回歸綠色的精神家園。這也正是新時期三農的希望所在,魅力所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090801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空姐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 色色色色五月天亚洲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 中文字幕自拍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