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稻谷價格兩穩一降改革與保農并重

[ 作者:中金在線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05 錄入:王惠敏 ]

2016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格2月3日正式發布。2016年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斤1.33元、1.38元和1.55元。

相比2015年,早秈稻每斤降低0.02元,中晚秈稻和粳稻保持不變。

分析認為,有保有放的價格調整、顧全大局的政策措施,體現出國家在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的同時,更加注重保護農民利益,完全符合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總體要求。

首先,從糧食品種角度來看,要做到“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穩定播種面積是基礎。數據顯示,2015年稻谷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33%,播種面積占全國總播種面積的27%。另據調研,糧食價格的高低是影響農民種植決策的關鍵因素,只有在確保農民種植收益不受損失的情況下,糧食的播種面積才能得到基本保證。所以,保持稻谷的最低收購價格總體平穩,有助于守住糧食自給和耕地保有兩條安全線。

另外,早秈稻由于口感相對略差、耐存儲的特性,近年來主要用于工業加工和戰略儲備。早秈稻托市價向下調整,不會對國家糧食安全造成影響。同時,也可通過適度進口緩解我國資源環境壓力。

其次,從政策調控角度來看,一方面,盡管2016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改革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以及國家正在著力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這不代表國家要將糧食價格一步調整到位。從分階段下調玉米臨儲價格、保持小麥托市價格不變,到維持稻谷托市價格基本穩定,均體現出國家對于主糧品種所采取的“分品種施策、漸進式推進”的長遠考慮。

另一方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在農民、動力在政策。在切實落實好現有的各項補貼政策,并加快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的基礎上,只有保持主糧品種的價格水平合理,才能調動主產區的生產積極性,讓農民真正實現“多產多得”。

最后,從宏觀形勢角度看,我國當前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內外部環境,2015年GDP增速放緩至6.9%,經濟運行承受較大壓力,結構性通縮也顯現出苗頭。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僅為1.4%。同時,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國內消費總需求偏弱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連續46個月負增長,2015年全年同比下降5.2%。為給結構性改革留出更多空間,2016年中國GDP增速目標下修至6.5%。基于上述背景,作為百價之基的糧食價格,維持平穩并在合理區間運行,避免出現大幅波動就更顯重要。

應該看到,稻谷作為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口糧作物,其政策價格如何調整對于整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實施至關重要。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格的制定不僅把握好了“穩增長、調結構和防風險”之間的平衡,體現出“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的政策思路,更傳遞出“穩中求變”的改革信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 香港三香港日本三级在线理论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按摩 | 亚洲伦中文字幕另类不卡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