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巨貪村官"二審維持原判 此前一審獲刑20年(5月11日,中國網)
常言道:“船爛也有三千釘”“瘦狗也能熬煉三斤油”,這是在形容最差的村級集體經濟境況;而在有的地區有的村,那情況迥然不同,有的村有礦山,有企業,有物流商貿公司,集體經濟賬面上的錢絕對不是“仨瓜倆棗”能涵蓋的,須用“富得流油”來表述,需多用幾個零來顯示結存金額。
但是,富裕村的村民同志們,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即使是集體累積財富如金山銀山,村級集體經濟富得流油,遇上劉大偉這樣的“村級巨貪”,一樣叫你村變得“一窮二白”,不到十幾年功夫就會“回到解放前”,像電腦被格式化一樣,回歸貧困村的初始狀態。
富裕村是這樣煉成的。地處淮北市南郊的烈山社區原是個資源豐富的富裕村,上世紀八十年代辦起了村辦集體煤礦“友誼二礦”,那時候沒有清潔能源,全國的燃料都用煤炭,“生命誠可貴,煤炭價更高;若想購煤炭,先把現金交”,就這樣,全村積累了“第一桶金”,該村又開辦了若干家公司子公司啥的,那場面一派欣欣向榮。若在正常情況下,與華西村、寶山村等村一樣,都會走上康莊大道,全村男女老幼都盼著過好日子呢。
“樹大招風,財多招賊。”從1998年開始,劉大偉先后任友誼二礦黨支部副書記、礦長,后任烈山礦礦長、洪楊礦礦長、烈山村(烈山社區)黨委委員、副書記、書記,是該村6家公司實際控制人。他可不是“省油的燈”,在掌握村辦煤礦和村委實權期間,開始安插家族勢力、陸續轉移、挪用集體資產到直系親屬名下。
“巨貪村官”劉大偉真不愧是“財富狙擊手”“毀夢達人”。自從來了劉大偉,烈山村的噩夢就來了,好日子就到頭了,他就是集體經濟的超級克星!
為了確保“吃定”“吃穩”村集體經濟這塊“唐僧肉”,劉大偉多方尋求“保護傘”,為其大行貪腐之道大開綠燈。他通過行賄營造關系網,先后將烈山區原區委書記劉某、原區委副書記陳某某、原常務副區長董某某、烈山鎮原黨委書記任某某等領導干部“拖下水”,這些人受賄后均成為劉大偉的“保護傘”,與其串通后共同侵吞該村集體經濟,可憐了該村集體經濟,像一塊無辜的“唐僧肉”,被劉大偉等人給糟蹋殆盡,涉案金額高達1.5億元,哪個小村莊經得起這樣的折騰?烈山村的面貌急轉直下,再也找不到往日的輝煌。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5月11日上午,“小官巨腐”劉大偉貪腐一案進行二審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被告人劉大偉犯貪污罪等七項罪名,被安徽省淮北市中級人民法院數罪并罰,判處其有期徒刑20年,并處罰金人民幣630萬元,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500萬元,把貪得村財“全吐出來”,還倒貼了“一坨”,為村級集體經濟安全重重地敲響了警鐘。
“重判巨貪村官劉大偉”,這個響亮的警鐘表明,集體經濟積累不容易,要經營管理好更不容易,如果監管乏力,很難確保村集體經濟安全。為此,縣鄉要嚴格執行村財鄉管力度,監控好村集體經濟走向;加強村干部民主監督管理,支持村監委會規范化建設和履職,嚴格落實村級“三重一大”事務決策制度,嚴防“村支兩委”負責人獨斷專行,加大紀律審查力度,保持對“村貪”和“保護傘”的嚴打高壓態勢,確保村社區集體經濟在保值增值中安全運行,并讓基層群眾成為真正管理者、監督者、受益者。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委編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