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24日表示,今年扶貧辦正式開展對2016年省級黨委、政府扶貧成效的考核,對各地扶貧開發成效進行第三方評估,對各省扶貧資金績效進行考評,將基本建立扶貧開發考核體系。(2月27日中國新聞網)
實行最嚴扶貧考核是現實所需。當前正值全面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各地面臨的脫貧壓力都很大。在剩下不到四年時間里,全國仍有四千多萬貧困人口沒有脫貧,時間很緊,任務很重;時間越是往后,遇到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脫貧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一些地方扶貧工作中發生了履責不力、違反政策、涉及腐敗等問題,給扶貧路“添堵”。面對這些嚴峻的考驗和重重的困難,需要的不只是完善的脫貧攻堅體系,更需嚴格的督查、巡查考核,及時發現扶貧過程中的問題、督促整改、獎優懲劣,為脫貧攻堅“添碼加力”。
最嚴扶貧考核要抓關鍵。實行最嚴格的扶貧考核督查制度,去年已經開展了對省級黨委、政府扶貧開發成效的試考核工作,這為今年的正式考核了取得了有益的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各地脫貧攻堅開展得順利與否、成效如何,關鍵在于各級黨委、政府是否嚴格落實責任、是否扎實有效的開展工作;關鍵在于扶貧政策、扶貧資金是否落實到“最后一公里”;關鍵在于已經脫貧的是否屬于真脫貧、徹底脫貧;關鍵在于脫貧攻堅的進度是否達到預期;關鍵在于扶貧一級的黨風、政風和干部作風是否清正;關鍵在于貧困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否持續增加。只有強化對重點項目、重點地區、關鍵環節、“關鍵少數”的巡查考核,才能讓最嚴考核產生最佳效果
最嚴扶貧考核要綜合施策。系統的綜合的考評體系,能全面、精準、及時的評估各地扶貧開發工作開展情況,一方面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另一方面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解決,確保脫貧攻堅順利推進。過去,個別地方對于扶貧工作的考核停留在紙面上,走形式,不全面、不準確,缺乏專業性和權威性,沒有公信力,不能真實的反映扶貧工作開展情況。最嚴扶貧考核之所以堪稱最嚴,一方面是要針對扶貧任務較重的地方組織審計之間的交叉考核,另一方面是要對各地扶貧開發成效進行第三方評估,發現在貧困識別、貧困退出和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科學評估扶貧工作質量和貧困人口對幫扶工作滿意度。
最嚴扶貧考核為脫貧“添碼加力”。實行最嚴扶貧考核,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旨在把扶貧責任層層傳導、級級壓實,轉化為脫貧攻堅的動力。當前,各地面臨的扶貧壓力已然很大,一味的施加壓力,可能適得其反。執行最嚴考核,一方面要從嚴從實,絕不容弄虛作假、敷衍了事,確保評估專業、精準,考核結果反映實際情況;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根據各個貧困地區、各個扶貧項目、扶貧環節的特點有所側重的考核評估,最大程度的實現嚴格考核對扶貧的倒逼作用。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