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湯俊:特色小鎮建設規劃如何突破牢籠

[ 作者:湯俊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11 錄入:實習編輯 ]

今年以來,國家住建部發出文件,推動特色小鎮的建設工作,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內建設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具有活力的特色小鎮。

從特色小鎮的本質上看,與鄉村旅游一樣,是后城市化的產物,是治療“城市病”的理想途徑。在未來,特色小鎮將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核心載體,也是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依托。

縱觀國內的特色小鎮案例,雖然發展模式不盡相同,但有兩點或許可以幫你理清思路。

一、要么占據先天區位,要么組團造IP

縱觀國內發展比較成功的小鎮,大多數地處東部城市圈或中西部核心城市圈周邊,距離一二線城市的車程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就連烏鎮的“操盤手”也不得不承認,影響特色小鎮的成功條件中,區位因素最起碼要占到四成。

而西部貧困地區還停留在追求溫飽奔小康等層面,是沒有建設特色小鎮的先決條件的。

當然,先天區位固然重要,但是在東部地區的一些地區,通過主動融入區域大規劃、大文化圈,憑借抱團發展形成區域品牌,也可以走出一條特色發展的道路。

以婺源為例,婺源的品牌是“中國最美鄉村”,本質就是鄉村旅游與特色小鎮的集群。這些特色小鎮通過抱團發展,形成了一個國家級的區域品牌,在國內鄉村旅游界占據一定的市場。

相比烏鎮,婺源的發展模式對于我國中西部地區更具借鑒意義。

二、文化+資本都必不可少

我們常說文化是一個景區的靈魂,對于特色小鎮也是一樣的。作為一個特色小鎮,肩負著保護傳統文化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等多重任務,其中特色小鎮的“特”字可以通過傳統文化復興來實現。

而資本是一個特色小鎮能否持續發展下去的關鍵因素。特色小鎮的運營,不僅僅是指對外運營,更多的是要對內、對原住民的運營。無數案例證明了,將原住民全部遷出的開發方式是無法長久的。

特色小鎮的創建,包括開發商、政府與原住民之間的利益共享、信用約束、社區自治、田園回歸、文化復興等多個方面。與原住民共同發展才是國家創建特色小鎮的根本目的。湯俊-作者:知名資深旅游規劃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湯俊旅游規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不卡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影视 | 亚洲天天久久中文字幕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日韩在线视频首页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