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更是關系到每一個學生的健康。10日,有煙臺海陽市民反映,煙臺海陽一學校食堂存放豬飼料、雞飼料,用來給學生熬稀飯喝,給學生吃豬食、淋巴肉等問題食品。當天,有上百名家長到學校討說法,并向當地政府部門投訴舉報。(10月10日,網易新聞)
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們社會存在的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不論怎樣重視,總會不斷的有同樣的問題爆發出來。為甚什么食品安全的問題屢禁不止,主觀原因是一些商家或者企事業單位受到利益的驅使,客觀原因就是食品安全監管不到位,這兩個原因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如旱天的螞蚱,殺不凈也捉不完。但是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決不能讓這個危害社會的毒瘤一直存在下去,要不斷加強監管的力度和覆蓋面積。
事實上,我國對于食品安全的監管和打擊力度并不小,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還不能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是因為這其中存在一個天然的監管難度在里面。食品安全的監管對象眾多而且分散,并且其還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要想在這樣的條件下做到一個不漏,其難度猶如大海撈針。但是難度雖然大,也并不代表就不可能實現,絕對不能因為其監管的難度大就退縮,這是涉及人們生活最深的一個環節,不論耗費多大的人力物力,也要將食品安全問題扼殺在搖籃中,不能讓監管存在哪怕一個盲區。
食品安全監管的力度要加大,同樣,在發現問題之后,懲罰的力度也要加大。要讓每一個膽敢鋌而走險的人付出沉痛的代價,不能因為沒有對食用者造成實質性的身體傷害或者危及其性命就做出一些不痛不癢的懲罰,歸根結底這與謀財害命的性質一樣,都應當受到嚴懲。
還有一個問題也值得我們注意,有些食品安全監管僅僅是流于形式。在一些學校食堂,每一樣菜都保留了一份樣品,其目的是在發現有學生出現食物中毒的情況之后可以倒查問題的源頭,但是這里面的邏輯經不起推敲——這意思是說這一頓飯不管有沒有問題都賣給學生吃,吃了沒問題就算了,有問題我們再查,這就如同先打你一耳光然后再跟你道歉一樣可笑。監管不能成為展示在人們眼前的形式,要從食品還未進入人們口中的源頭著手,這樣的監管才能真正發揮實際的效用。
在食品安全這個涉及人們實際生活的關鍵問題上,一定要下重手讓其無所遁形。俗話說“民以食為人天”,只有保住這個天,百姓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安居才能樂業。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馬槽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