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闡明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態度,為新時代背景下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提供了清晰指引,為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注入了巨大動力。(5月9日 人民日報)
馬克思主義是經過歷史檢驗、社會肯定、實踐證明了的正確理論,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必然之路,它因時而變,隨事而制。當前,我國正處于脫貧攻堅的爬坡上坎期,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農村發展至關重要。只有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農村發展,才能打好脫貧攻堅這個“攻堅戰”、 才能打好鄉村振興這個“持久戰”,才能啃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塊“硬骨頭”。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聰明人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策略,有智慧的人會按照世事變化的情況而制定法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城市化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自豪的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工業和城市領域的應用成果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然而,在我國農村,特別是偏遠的山區,仍有部分農民群眾,未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未領悟到馬克思主義的真諦。當下,憑借實施 “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時機,我們更應該將馬克思主義的“大軍”開進農村,挺進山區,我相信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必能深入農民的腦髓,必能帶動農村發展,必能為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持。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當前,我國農村馬克思主義傳播仍面臨著諸多困難。農民思想意識形態多元化,相互交織,競相涌現;農民知識的貧困,信仰的迷失;馬克思主義宣傳內容的缺位與表達形式晦澀難懂;基層干部的理論匱乏與行為失范等,都將導致馬克思主義挺進農村速度放緩變慢。但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更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只要我們堅定決心,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就一定會讓這顆馬克思主義的“種子”在農村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蓬勃盎然。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要用馬克思主義開辟新農村,就要從思想上解放農民,從知識上充實農民,從信仰上引導農民,思想是一個人的靈魂,知識使人進步,信仰給人強大的力量;要使馬克思主義深入新農村,就要不斷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讓農村基層黨員當好農民隊伍的“排頭兵”,引領廣大農民不斷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導,走上“鄉村振興”的致富路;要讓馬克思主義農村化,就要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內容和形式,讓馬克思主義理論通俗易懂,使之大眾化,簡單化,“農民”化。我相信通過不斷努力,馬克思主義將在中國的農村開辟新的境界。
(作者單位:樂山市市中區環境保護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