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讓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

[ 作者:青禾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23 錄入:吳玲香 ]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如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在富口袋的同時,富腦袋、豐內涵,提升鄉村文明軟實力,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在鄉村蔚然成風,讓農村不斷煥發新的活力?(人民日報)

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鄉村是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精神寄托。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實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其中鄉風文明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保障。鄉村振興應著力于精神文明領域的建設,煥發美麗鄉村的活力,讓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

創新鄉風文明建設載體,傳承文化財富。村民共同遵守約定俗成的村規民約,傳承先輩的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在新時代展現新的風尚,這是對文化財富的傳承。鄉風文明建設實質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改革開放四十年農村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方面建設獲得長足發展。從以民風、習俗、慣例宗教等維系的“鄉土社會”逐漸演變為以契約、法規、輿論維系的“法理社會”,這亦是“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的表現。在歲月流變中唯一不變的是外出拼搏的兒女對生長土地深沉的愛,記住鄉愁,回報鄉親。發揚“鄉賢文化”,吸引外出的游子回鄉創業,讓新鄉賢引領鄉村振興。

補齊硬件“短板”,豐富鄉風文明建設內容形式。以往農村文化活動形式單一、內容匱乏,農民受傳統思想影響根深蒂固,缺乏健康的精神追求。特別是在一些欠發達地區打架斗毆、賭博、偷盜等不良社會風氣盛行,新時代鄉村新文化提倡揚正氣、壓歪風、富頭腦、豐內涵,著力提升農村文化建設的軟實力,打破農民落后精神追求的局面。從補齊硬件“短板”入手,建立農家書屋、鄉鎮綜合文化站、實現有線電視信號與央廣無限數字信號全覆蓋。同時讓農民送去文化“大餐”,享受文化盛宴。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讓農民從鄉風文明建設的看客和旁觀者轉向建設者和參與者。厚植道德文化,激活鄉村文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其中的和諧、誠信、友善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借鑒,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涵養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風文明建設過程中,堅持文化引領打造美麗新村新氣象。開展“好婆婆”、“好媳婦”、“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激活民間藝術、民俗活動的當代價值,同時深化志愿服務活動,在農村開辟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激發鄉村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激活文化振奮精神,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弘揚傳統文化滲透到鄉村振興的方面方面,讓新時代文化在農民心中生根發芽。

鄉風文明建設是守住鄉村的傳統文化之“根基”,留住鄉村青山綠水之“魂魄”,涵養幸福新村之“神韻”,新時代讓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

(作者系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彎中學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诱惑人的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极品免费视频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理论片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