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振興“三農”需制度配套供給先行

[ 作者:史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1-25 錄入:吳玲香 ]

2017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面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首次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制定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走”的時間表,對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全面部署。(1月24日 半月談網)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城鄉整體關系的變化和農村自身的發展變化,已經到了需要對“三農”工作整體思路做一個大梳理和大調整的階段。以前所講的“三農”,更多是強調解決農業問題,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在這個過程中,中央雖然也逐步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建設新農村,但總體而言,在戰略上的高度仍然不夠。農村和城市發展的不均衡從逐步顯現跡象,到現在的越拉越大,如何去調節、平衡以及如何去振興,成了擺在眼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我們現在處于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未來3年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三農”是短板;未來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三農”也是短板。要把“三農”問題挑出來,統籌各方面力量進行集中攻關,這需要一個有影響力、有凝聚力的大戰略。那么要推進這一戰略,實現鄉村振興,主要靠什么?要靠體制機制的創新。振興鄉村最大的困難在于,如何推動資源要素真正地向農村流動。因為在市場化進程中,資源要素總是向效率高的地方、向工業、向城市轉移。如果沒有國家的規劃、沒有政策的干預,鄉村甚至包括農業就會自然地衰落下去。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用制度性的配套供給來矯正市場。制度配套性的供給保證了國家層面的正常政策傾向性,資源要素的集中配給優先化程度,通過政策的干預,引導資金、技術以及市場導向“三農”建設這一倡導板塊,實現資源的最大優化配置,把過剩的資源轉移,把冗余低效的發展逐步向諸如“三農”規?;ㄔO引導,逐步平衡城鄉發展不均衡狀況,去除農村發展的短板,真正做到振興三農,均衡產業發展。

“三農”要真正發展,不能單純狹隘的發展農業,要結合其他產業共同創新、發展。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迫切需要新型肥料和低毒高效農藥;促進農業領域的“機器換人”、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迫切需要性價比高的農業機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品質,迫切需要新型建筑裝飾材料、皮實耐用的垃圾和污水處理設備、經濟適用的廚衛等家庭生活用品。捕捉這些新需求,應加快調整工業部門的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工業品下鄉”的針對性和效率。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優化政策制度的配套供給,只有這些制度供給配套完善、優化才能真正做到“三農”問題的大發展。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五月天中文字幕色逼网 | 亚洲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制服丝袜综合另类中文字幕 | 日本嫩草影院久久久精品 | 久久亚洲日韩理论AⅤ片 | 亚洲欧美久久天堂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