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莫秀根:金融排斥加速小農經濟的退化

[ 作者:莫秀根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26 錄入:19 ]

中國具有悠久的農耕文化,小農經濟是傳統農耕文化的經濟根基。歷史證明小農經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持續千年而延綿不絕,直到今天,仍然是農村邊緣人群維持生計的主要收入來源。由于分布廣、涉及人口多,它的興衰直接關系到許許多多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筆者在廣西、甘肅和浙江等地調查發現,傳統農耕制度,例如換工、農具共享和互助等,替代了金融服務的部分功能,長期維持小農經濟的持續發展。隨著產業經濟的發展,這種傳統農耕制度受到嚴重的沖擊,小農經濟正在退化。同時,小農經濟還遭受自身對金融服務的主動排斥和傳統金融對它的排斥的雙重作用。金融排斥加速了小農經濟的退化,增加脫貧攻堅的難度。

小農經濟是一種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小規模經濟模式。由于農業生產特別是農作物種植具有很強的氣節性,在短時間內需要較大的生產要素投入,例如勞動力,在一個生產周期中,容易出現生產要素“遠期過剩,近期不足”的現象。在長期的耕種實踐中,人們形成了“以工換工”的制度,即今天我幫你做一天工,在未來需要時,你也幫我一天工。在農忙季節例如種田插秧、或耘田施肥、收割打谷等,鄰居之間采用換工進行勞動力之間的互助,解決勞動力的短期不足。

由于規模小,對于耕牛和犁耙等投入大、使用頻率低的生產工具,單獨購置會造成較大的固定資產投入。合作共享是降低農業生產工具投入的有效辦法。

實際上,農村鄰里間在長期共存的過程中,形成了各種有效的互助合作制度。這種互助合作制度已經融入當地農耕文化,形成獨特的價值觀。這種文化也體現在房屋建設、紅白喜事等大型家庭活動上的互助合作關系上。

換工、農具共享和互助合作的傳統農耕文化,將閑置的生產資源根據農事活動的需要集中使用,解決小農家庭暫時性的資源短缺,實際上起到類似于金融服務的作用,扮演了金融服務的角色,使傳統小農經濟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

傳統農耕文化正在遭受現代產業經濟的沖擊。在全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浪潮中,外出打工現象普遍,大量農村勞動力從農村向城市,從農業向工業轉移,農村人口逐漸減少,換工、農具共享和互助合作的模式和思想逐步消失,動搖了小農經濟賴以持續存在的基礎,加上市場經濟的擠壓,小農經濟出現退化的趨勢。

提供金融服務可以彌補由于換工、農具共享和互助合作等文化衰落造成的投入不足。但是,長期受到農耕文化的熏陶,在遇到生產資源不足的時候,小農家庭往往保持習慣思維,不主動甚至拒絕從金融服務中尋找解決辦法,主動排斥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傳統金融與生即來是為產業服務和市場經濟服務的,長期形成的金融理論和制度自動地排斥小農經濟生產模式。在雙重排斥的作用下,小農經濟得不到適當的金融服務,加速了小農經濟的衰退。那些保持小農經濟生產模式的家庭,維持在原來的生活狀態,甚至長期處于貧困之中。

為了驗證提供信貸服務能否促進小農經濟的持續發展,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采用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分析發現,在同等條件下農戶借貸一萬元,增加人均純收入1800元左右,相當于3畝耕地帶來的收入。相比之下,一個外出打工的勞動力,能給家庭帶來的人均純收入增長,僅有2200元左右。由此可見,消除金融排斥,發展普惠金融,為小農經濟解決信貸問題,保持小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成為破解農村貧困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

(本文作者莫秀根博士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總監)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不卡人成视频 | 综合久久九色91色综合网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另类激情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 一级国产高清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之一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