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根蟠:從傳統農學看中國古代科學之有無

[ 作者:李根蟠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29 錄入:19 ]

二十世紀后半期以來,環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蟲害抗藥性增加、能源過分消耗、“投入——產出比”下降等弊端已日益暴露,引起西方學者的反思,并重視從中國傳統農學獲取啟示,以尋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我們討論問題應該從事實出發,而不是從定義出發。回顧中國農學史,可以確認以下幾項基本事實:

一、中國農業起源于距今一萬年左右,同時產生了相應的農業技術,經過漫長的發展,到了距今兩千多年的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總結農業生產管理和技術經驗的專門著作——農書和以農業生產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農家。

農學和農家的出現,標志著在長期農業生產中所積累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已經脫離了散在的狀態而系統化了。從戰國到近代西方農業科學傳人中國以前,中國尚存和已佚的農書估計達千種之多,內容涵蓋了廣義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其卷帙之浩繁、內容之豐富、體裁之多樣、流傳之廣遠,在同時代的世界各國中是獨一無二的。農學是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中真正形成體系的少數幾個學科之一。

二、中國古代農書不但記載了大量實用的農業技術,而且記載了作為這些農業技術統率的原則和原理。

例如,早在西周末年人們就把土壤視為有血脈的可變動的活機體,以后《呂氏春秋·任地》、《氾勝之書》和《陳旉農書》又在這一基礎上提出“地可使肥,亦可使瘠”、“和土”和“地力常新壯”等理論,構成中國傳統農學最有特色的“土脈論”。在農時的掌握和農業生物技術的利用等方面也有類似的情形。它們顯然屬于超越具體技術的學理闡述。而且這些理論、原理、原則不是散在的,而是以“天地人”的“三才”理論為核心串聯起來。精耕細作農業技術體系中的原理、原則,作為農業科學的基礎學科(如土壤學、農時學、農業生物學等)的理論和知識,以“三才”理論為核心的農學思想或農學理論,構成了中國傳統農學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三、中國傳統農學把農業生產看作是農作物(“稼”)與自然環境(“天”和“地”)和人類勞動(“人”)等因素組成的相互聯系的整體,比較正確地反映了作為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的統一的農業的本質,并在這基礎上形成了一套精耕細作的農藝。

這一農業科學技術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過的中華文明,孕育了中華民族數億人口的生存發展。中國歷代農業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天災人禍,但從來沒有因為技術指導的失誤而失敗過。可以說,中國傳統農學的正確性是經受了長期歷史檢驗的。

四、中國傳統農學也有明顯的不足。

它重綜合而輕分析,重定性而輕定量,重實用而輕基礎,它借用內涵豐富卻又模糊、多義的哲理性概念(如“氣”、“陰陽”)來闡述農業生產過程的機理,缺乏可控實驗手段和嚴密精確的概念體系。西歐近代科學興起以后,中國傳統農學逐漸落伍了。這固然由于封建制度的制約,但也和中國傳統農學自身的缺陷有關。

五、農業現代化包含了改造傳統農學的任務,但這并非要全部拋充傳統農學,傳統農學中的優良成分和合理因素仍然是具有現代生命力的,應該繼承和發揚,并使之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

西方現代農業雖然應用近代自然科學的成果取得重大的成就,但西方近代自然科學是把自然界分解成各個部分進行研究的結果,對事物之間的聯系注意不夠。二十世紀后半期以來,環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蟲害抗藥性增加、能源過分消耗、“投入——產出比”下降等弊端已日益暴露,引起西方學者的反思,并重視從中國傳統農學獲取啟示,以尋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為中國傳統農學比較注重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及其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和物質循環,比較注重人和自然的協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更符合農業的本性及其發展方向。

從以上事實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中國古代有農學,它是與西方近代科學不同形態的一種科學;我們不應該以西方近代科學的特征(如形式邏輯體系、可控實驗、數學表述等)作為衡量標準,來否定中國古代存在科學。

2.需要有一個比較全面反映東方和西方、古代和現代歷史實際及其發展趨向的關于“科學”的定義,“系統性”、“學理性”和“真理性”應該是它的三大要素。

3.未來的科學應該是東西方科學的融合,中國傳統科學中的整體思維將在未來科學的發展中發揮重大的作用。

來源:《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0年第4期)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土壤觀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a 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 一本大道香蕉网站日本 | 在线一区视频二区三区 |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