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黃自懷:學習李保國,永遠跟黨走

[ 作者:黃自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6-06 錄入:實習編輯 ]

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廣大黨員堅定信念、矢志奮斗,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牢記宗旨、為民奉獻,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經中央領導同志同意,中央組織部決定,追授李保國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5月31日 人民日報)

5月31日的《人民日報》在這條“追授李保國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新聞后,以《“鐵人”李保國》為題,對李保國同志的主要事跡作了報道。說起“鐵人”,大家還不會忘記當年的鋼鐵工人王進喜,他為祖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在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而作為一名河北農大的教授,李保國和王進喜一樣,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給我們留下了新時代的“鐵人精神”,那就是“活著干,死了算”這平淡的語言中折射出的務實奉獻、紅心向黨的高尚情懷。

奧斯特諾夫斯基說:“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的寫照。李保國同志正是這樣的共產黨人,一生就一個“拼”字了得。拼什么,不是拼待遇,拼享受,而是拼奮斗,拼實績,拼成果,拼奉獻……“扎根山區35年,每年深入田間地頭200多天,行車4萬多公里”,這豈是一般“教授”所樂意做的事情。李保國的情懷,確實貴在堅守。山區也好,田間也罷,如果是拍個電視鏡頭“秀一把”,那再苦再累,再難再險都不足為奇,而要在這樣的條件下作35年的堅守,沒有“拼”勁,沒有“鐵人”精神,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

都說“家”是人生風雨中避難的“港灣”,而李保國卻把基層和所駐村當成自己真正的“家”,他不是在那里“避難”,而是在那里“揚帆”。在做好基層工作的同時,他對學校課程一點都未曾落下,“沒調過一節課”,這需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多管齊下,多重兼顧,力求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古人常說“學無止境”,工作亦然!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自己的“家”。“哪兒需要我們,就在哪兒住下,一個個帳篷,是我們活動的家……換一個工地,

就搬一次家,帶走的是荒涼,留下的是繁華。”艾青這首小詩《帳篷》所描述的正是李保國的拼搏人生。

蘇聯作家肖洛霍夫說:“人是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著的。”而李保國的“希望”是什么?那就是務實奉獻的作風、永遠向黨的紅心!人,只要活著,就要“干”!當李保國說著“活著干,死了算”的時候,也許大家都只體會到了他的作風與紅心,而這句話中還有的含義,只有在他去世后才揣摩得出來。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才更加拼命地干,盡量少留一些遺憾。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那是“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優秀人生。

學習李保國,永遠跟黨走。李保國的事跡,給當前的“兩學一做”增添了新的內涵。“學”的理論被具體化了,“做”的含義更顯得有血有肉。我們學習李保國,就要把他的事跡與“兩學一做”有機結合起來,堅定信念,牢固意識,學用結合,打好“反腐”與“脫貧”這兩場攻堅戰。李保國同志去了,但他的信念永恒,精神永恒!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永久乱码专区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 | 在线天堂网最新资源视频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