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研究體系的建構與認知
2015年,參加X教授的一個講座,事后我與他交談關于知識分子的一些問題,因為我從2011年開始做農村的研究,就無意間談到了農村的一些治理,我記得他當初大概的意思是說,“農村的發展需要精英的領導”。他所說的精英治理,在當前的基層治理可以分為兩類:(1)富人治村;(2)能人治村。所謂富人,就是指農村里比較有錢的,有資源的,或者外來的“大戶”能夠帶領農民一起致富;所謂能人,就是指農村里比較有才干的,能力比較突出的農民,帶領其他農民一起奔向小康社會。但是如果放在鄉村精英的語境中,更多的還是應該去考慮能人治村,畢竟這與當前學界比較提倡的“新鄉賢”有差不多的意思。當然,“新鄉賢”也是一種鄉村精英。
然而,農村治理60多年來的研究,似乎更多的沒有去關注精英的治理能力,他們更多的是把農村當做一個試驗田,或者是通過抽取治理的模式、經驗等。一方面,這個思路與1978年的改革開放的套路是有相似的地方,另外一方面,也深受新權威主義的影響。錯了,再來,如果沒有錯,則推廣。這樣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站在學術的角度來說,最大的一個缺陷是貧乏理論的創新,而學術更需要在理論上有突破。不過,隨著新的一輩學人的進入,這個局面現在有所改觀。
創新的另外一個路徑就是在視角上做文章。雖然,我們學界現在嘗試了很多不同的視角,但是依然沒太在意和沒有完成對鄉村精英/鄉村知識分子這個層面的解析。如果回到上文中所說的精英治理語境,我覺得是有必要關注一下這個層面的,他們是如何帶領群眾的?無論是致富,還是作用農村的其他問題解決。并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往的“歷史”當中,我們似乎看到,鄉村精英對于中國社會的推動或破壞,是不可小覷的。特別是各種各樣的群眾運動。
然而,現在而言,他們之所以采取集體行動的原因主要在于利益訴求,這是當前研究三農問題當中的農民上訪、群體性事件等可以理解的,因為用華生的理論來說,“刺激-反應”足以解釋,為何農民會在利益受到傷害以后而采取行動加以回應。但是,基層的各種行為,不能僅僅從基層去理解,還需要從大的環境去解釋。畢竟,結構下的基層治理,受制于國家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比如說,上訪對于國家而言,被看做是不穩定的一種因素。所以,國家治理對于上訪而言,采取更多的并不是在中央的層面解決,而是層層下壓,這就導致了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博弈和對抗的雙方依然會是基層干部與上訪群眾,弄不好,則會出現“傷亡”的局面,比如村民把村干部砍死了,再比如村民自焚來以死抗爭等等。
竊以為,農民是理性的,但是有時候又是感性的,就抗爭策略而言,他們是前者。當上訪可能遭受打壓,傷害等,他們會選擇避開風險。由此,從原先的線下抗爭,現在逐步轉為了線上的抗爭,例如我曾經在《農民的網絡政治》一文中闡述了《紅雨》一書的關注地方——麻城當地的一個農民的網絡抗爭,他發帖,抗議,舉報···等等,把以往線下的那一套抗爭轉到網上,希望“被圍觀”、“關注”,讓被舉報者的丑惡行為,腐敗行為在網絡上傳播。用輿論倒逼,并希望政府為了形象而不得不采取解決措施,等等。這套抗爭的策略,非常的巧妙,但是無效。原因在于,有的政府不管,“只當沒看見”。農民怎么辦?他們學會了死磕,所以隔三差五就會看到舉報信在網上再一次發出。
總的來說,如此種種的網絡政治形態,大約越來越被農民所用。但是對于我們的研究而言,帶頭抗爭的或多或少都還是“有點文化”的,故而在農村的語境中,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鄉村精英或者鄉村知識分子,卻又因利益受害,而采取網絡上的抗爭,這三個獨立的因素在此就形成了一個體系。
具體而言:
首先,農村問題與鄉村精英。這個方面已經有很多研究了。特別是當前的鄉村治理模式當中,正如我們前文所說的,無論是富人,還是能人,他們作為精英對農村的發展至關重要,而不能僅僅靠國家的政策扶持與輸血式的解決。
其次,鄉村精英與網絡政治。正如我們在上文中舉例的一樣,他們有點文化,有抗爭意識,又通曉網絡,知道抗爭的技巧,故而采取互聯網+抗爭的思路來想方設法的對問題解決。怎么抗爭是一回事,而能否得到政府的重視是另外一回事,至少我們已經看到了當前這樣的一種抗爭轉型。學界卻很少對其深入的研究。
再次,網絡政治與農村問題。無論是涉及到農民的網絡政治參與還是用互聯網來解決農民的政治問題等,都需要注意,農民的問題受害才是根本。政治議題中的參與式民主(電子民主)等在中國還未適用,但是采取網絡,希望把問題解決的“抗議”是當前農村問題中比較突出的一塊。并且,他們有不懂的,也通過網絡來獲取。
可以看到,他們彼此關聯的,如放在一個體系(底層抗爭或基層治理)里,顯得更加的緊密,并且兩兩也是可以勾連起來加以研究,甚至可以說是當前比較新的一些研究思路。與以往不同的是,抗爭的主體被遮蔽起來了,風險降低了,而被解決的問題的可能性比起之前,是否增大?還有待調查。卻不能否定的是,作為網民的農民,他們現在選擇網絡來進行訴求利益的行為,值得我們深思,這是2000年《網絡社會的崛起》出版之前未有過的場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愛思想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