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素敏:激發文化產業新活力重在做好“加法”

[ 作者:張素敏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25 錄入:吳玲香 ]

119日,河北省召開宣傳文化工作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及我省貫徹落實意見匯報時的三點要求,部署今年全省宣傳文化工作。其中會議要求要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文化產業的發展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作為文化資源大省,文化產業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競爭力,但是仍然面臨許多問題。

文化產業顧名思義本質是產業,根本是文化。要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獨具特色的河北文化產業,激發文化產業新活力,還需做好三道加法。

“文化+”,即依托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從上古神話到現代文明,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歷朝歷代都在燕趙大地上留下了歷史印跡與瑰麗華章。萬里長城之首山海關老龍頭、名聞天下的趙州安濟橋等名勝古跡;豐寧蔚縣剪紙之鄉、石家莊辛集農民畫之鄉、唐山樂亭皮影之鄉等民間藝術;中國舉辦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國際性雜技藝術節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張家口等地休閑觀光生態旅游資源。這些都是河北的文化品牌、核心競爭力,只有抓住文化底蘊,才能抓住文化產業的根。只有牢固樹立“文化+”理念,立足本地文化特色和資源優勢,使文化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互動發展,才能打造獨具特色的河北產業文化。

“創新+”,即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創新居首。改革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不創新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走別人未走過的路,走自主創新的文化產業之路。做到創意創新,不照搬別人的創意;方法創新,不照搬別人的方法;科技創新,采用新的科技手段。把培養創新人才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培養善創意、懂管理、會經營、能營銷的復合型人才和領軍人才。

    “互聯網+”,即借力互聯網乘勢而上。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行動不是局限于技術革命的計劃,而是理念上的革命,產業上的變革。在這一背景下,文化產業也面臨著改革發展的最大機遇。互聯網能夠拉近文化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更直觀、快速的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互聯網提升和重塑了文化產業平臺,使各產業門類跨界連接、融通共生。互聯網更能加快文化產品的輸出,走向省外,走出國門。

智慧是知識凝結的寶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異彩。在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讓我們攜手并進,奮發作為,將文化產業打造成為朝陽產業,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成安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最新热久久99这里有精品 | 五月天AV在线免费观看 |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 欧美精品高清一区二区蜜芽 |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AV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