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過去一年,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顯現,超預期因素沖擊影響陡然增加,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我們黨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順應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做出的主動選擇,我們要找準在全國統一大市場中的定位,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充分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
建設高效規范的市場,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要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紅星實業集團堅持立破并舉,加快聯通市場設施,不斷完善基礎制度,持續構筑充分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有利條件。
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紅星實業集團著力打造專屬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建立農產品大數據體系,為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提供數據支持,解決農產品“多了”和“少了”的問題,從供給側引導農戶生產貼近市場需求的產品。
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關鍵是要實現“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早在2017年,我們就聯動食藥監部門設立“駐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管理辦公室”,長期巡查在市場經營一線。同時全面實施APP溯源進場報單查驗制度,堅持“無產地證明的逢進必檢,高風險的產品重點抽檢,有證產品比例抽檢”三原則,對食品安全問題“零容忍”。2022年,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入選全國20個“誠信興商典型案例”。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高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場資源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為擁抱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紅星實業集團創新思路舉措,主動融入長沙對外開放和自貿區建設新格局,為開放發展蓄能助力。
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市場綜合優勢,瞄準湖南自貿區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積極申報自貿區協同聯動區。在市場設立東盟水果、中非海鮮交易專區,打造水果、海鮮交易集散中心和網紅消費新地標,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農產品進軍中部的最佳平臺。整合特色產業、產品和企業,構建集采貿易服務體系,助力“湘品出湘、優品入湘”。
高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場資源。在產業園建成“紅星農谷”科創基地,專設“全球農產品發布廳”,60多個“一縣一特”品牌入駐發布。日前,紅星實業集團成功舉辦中非水果推介對接會,推動“對非果品貿易企業聯盟”正式成立,將非洲的優質果品資源與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結合起來,打造中非貿易合作新通道。與此同時,集團旗下湖南紅星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加快拓展國際業務,通過舉辦中非經貿博覽會、湖南東盟名優產品交易會等系列國際展會,形成了“以展促業、以會興市”新模式。
把握機遇,充分發揮統一大市場的集散功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為此,紅星實業集團把握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和長沙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歷史機遇和政策利好,按照“注重載體建設,打造消費升級平臺”的思路,將紅星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全面升級為湖南(紅星)農產品流通產業園,充分發揮統一大市場的集散功能,“買全球,賣全球”,服務老百姓高品質生活。
暢通供應鏈物流鏈。紅星全球農批中心一期打造青蕉一體化交易服務體系,實現從產區直采到市場冷藏保鮮、催熟加工、冷鏈配送等全產業鏈一體化交易。二期配建智慧型自動化冰溫立體冷庫,從生鮮入庫、庫內管理、貨物出庫、安全管理等環節做到標準化和信息化,保鮮庫實現智能管理和自動控制。與此同時,加快建設現代流通網絡,聯動湖南自貿區、中老鐵路“一路兩園”平臺等,形成立足長沙、覆蓋全省、銜接全國、鏈接全球的冷鏈物流網絡。
積極打造消費新引擎。在園區建設紅星里·城市廣場,開辟特色農產品網紅街,打造“看見農業”農文展館、水果奧萊街、麥咭運動樂園等,推動農文旅、產學研、游樂購、金融媒體深度融合。配置國內外市場資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品質化、個性化需求。
(作者系長沙市井灣子街道紅星村社區黨委第一書記,湖南紅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日報》2023年3月9日第12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