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小云:鄉村振興關鍵是把利益更多留在鄉村

[ 作者:李小云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08-03 錄入:曹倩 ]

云南省保山市高黎貢山東側、怒江西畔,一棵棵咖啡樹在1100多米海拔的扶貧試驗田中生長。通過電商平臺,拼多多建立的“多多農園”幫助深度貧困地區將農貨與市場對接,縮短了農戶與消費者的距離。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李小云對這種扶貧模式給予了肯定,他表示,讓農人變成農商可以切實有效將利益更多地留在農村、把人才留在農村。

一、扶貧產業利益的主要受益者應是貧困農民

針對目前許多扶貧項目以“公司+農戶”或者“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推進,李小云教授指出,在扶貧過程中,往往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如果有產業,主要的利益獲得者往往不一定是農民,但如果產業失敗,農民的利益一定受損, “產業興旺,應當是最終好處主要是農民受益,如果產業利益的主體不留在鄉村,鄉村便振興不了?!?/span>

李小云說,所謂的利益留在鄉村,并不是說讓產業鏈里的其他環節、其他從業者得不到利益,而是實現更合理的分配。他舉例說,云南保山地區種植咖啡的咖農,生豆價格只能賣到17元每公斤,但到了下游的銷售環節,價值可以暴增到1500多元,這個價格差距過大,減小差距需要縮短產業鏈。

李小云認為,農村產業發展最理想的狀態是生產者和銷售者為同一人,但是,這往往做不到。但是若能夠將農戶的原產地一公里和消費端的最后一公里相連,并且把兩公里縮短成一公里,消費者買得便宜,農戶也將收獲更高的價值。這當然也有就業的擠出和排他效應,但可以提高市場的整合度。

二、鄉村振興的核心是留住人才

鄉村振興扶貧過程中,不僅要把握住流失的利潤,更要把握住流失的人才。李小云指出,現在年輕人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受到的教育,都是適于現代化和城市化工作和生活的知識,因此如果農村想留住年輕人,就要在鄉村植入現代的就業形態。

他舉例說,在云南勐臘河邊村做扶貧項目時,村里注冊了合作社,我們把合作社名字簡稱為“雨林瑤家”,“把合作社負責人叫雨林瑤家首席執行官‘CEO’,辦公環境也布置得很現代,這樣年輕人才愿意留在鄉村,將城市中的現代技能和現代價值帶回農村,讓人才留在農村就不再是空話。鄉下人想去城市,要的是那份經濟上的好處和現代的文化價值,不是城市的地理空間。”

三、扶貧并不只是捐錢做慈善

針對企業參與扶貧,李小云教授提出,企業扶貧不應當像一般的慈善行為一樣,一味給錢,誰有項目誰來做,而是應當通過企業的內生動力,形成長久的效益。例如,在拼多多扶持云南咖啡產業中,借助自身電商平臺和社會影響力的優勢,把咖啡扶貧納入到企業的發展中,這不是一般意義的企業的責任,是新型的社會性的現代企業探索。

李小云表示,一般性慈善,對社會未必有好處,像拼多多、阿里這種電商平臺孕育的項目,是企業自身的商業行為,不僅會帶動扶貧,更是帶有前瞻社會影響力的。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講席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知鄉見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 亚洲国产青草衣衣一二三区 | 久婷婷色中文字幕 | 亚洲—本道中文字幕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