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賈蕾等:西南地區農村生活垃圾怎么治理

[ 作者:賈蕾?徐彥勝?王建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6-12 錄入:王惠敏 ]

為摸清當前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現狀、典型做法和存在問題,總結可推廣可復制模式,11月29-30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辦公室及四川省住建廳專家組成的調研組赴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進行了專題調研,實地走訪了丹棱鎮龍鵠村、興隆村、順龍鄉幸福村3個村莊,現場考察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情況,與省、縣、鄉、村干部、農民群眾等進行了充分交流。總的看,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為長江流域西南地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進行了一些探索?,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四川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總體情況

四川省是我國西部農業大省,有4360個鄉鎮、4.6萬個行政村,鎮鄉村分布面廣、區域差異明顯。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內容高位推進,通過完善政策法規、探索創新模式、補齊設施短板、建立長效機制,全省實現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達到“五有”標準(有垃圾收運處理設施,有清掃保潔隊伍,有再生資源回收點,有村規民約,有資金投入機制)。2013、2015、2018年,四川省先后三次在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現場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2015年,四川省作為全國首個通過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驗收的省份,國家十部委在四川丹棱縣共同舉辦了四川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驗收會。

(一)注重建章立制,建立上下聯動、標準明確的垃圾治理機制

四川根據不同類型村莊特點,科學確定相應的治理標準和工作重點。先后印發了《省農村人居環境導則》、《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及評價技術導則》、《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保潔隊伍及工作機制建設標準》、《省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導則》等技術性文件,明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標準,不斷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技術體系。2011年,省人大通過了《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明確了相關行政執法部門的法律責任,把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通過完善政策法規,健全技術標準體系,實現了全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從局部治理向整體推進深化、從專項攻堅向常態管理深化、從宣傳引導向依法規范深化。

(二)探索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

四川堅持從實際出發,總結經驗成果,探索適合不同地區、具有示范作用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在平原地區,探索出戶定點、組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羅江模式”。將環衛實施修建到戶、環衛工具配發到組、回收站點設置到村,統一修建標準、操作流程和技術規范。在丘陵地區,探索出因地制宜、分類收集、村民自治、市場運作的“丹棱模式”。合理規劃建設傾倒池、分類減量池和村級收集站,由縣統一轉運處理;創新農村保潔清運的社會化服務模式,在村民大會公開競標確定垃圾收集和常態保潔承包人,村民每人每月出1元錢,村民、村委會、保潔承包人三方互相監督。在高原藏區,探索出實施三個轉變、降低垃圾危害的“阿壩模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在農區從簡單焚燒到生化處理轉變,在牧區從亂扔亂丟到集中清運轉變,在景區從粗放處理到精細化管理轉變。

(三)補齊設施短板,加大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投入力度

四川采取加大專項資金投入、整合涉農資金、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2009-2017年,省級財政安排13.68億元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資金用于鎮、村環衛設施設備,帶動各級政府累計投入資金70余億元。統籌整合幸福美麗新村、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等項目,整合資金重點支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考評激勵辦法》明確規定,要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作為重要考核指標,相關資金支持、項目安排優先向治理成效突出的市縣傾斜。截止目前,已在42482個行政村建設生活垃圾收集點,占全省行政村總數的92.47%。在全省推廣“全域統籌規劃、市州統一打包、投建運營一體、收集處理一體、政府購買服務”的垃圾治理模式,2017-2019年計劃投資299.4億元,實施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461個。

(四)建立長效機制,保障農村生活垃圾常態治理

四川通過強化保潔隊伍建設、建立監督獎懲機制,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常態治理。制定《關于加強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在建制村設置新村建設公共服務管理崗位的通知》,為各地建立村莊保潔隊伍提供政策支持。目前,全省村莊保潔人員隊伍已達21萬余人。制定《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行政過錯責任追究辦法》,制定了暗訪督查工作制度和暗訪曝光辦法,省、市、縣三級基本設立了曝光臺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專欄,發動群眾監督。省政府把農村垃圾治理納入政府民生工程目標,實行績效目標管理,對工作推進不力且整改不及時的,予以通報?!端拇ㄊ嵤┼l村振興戰略考評激勵辦法》中,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作為重要考核指標,相關資金支持、項目安排優先向治理成效突出的市縣傾斜。

二、四川省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做法

四川省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探索實踐中,形成了一些好的經驗做法,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加強組織領導,高位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2008年,成立了以省委副書記和分管副省長為組長、38個省直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各市(州)也紛紛照此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形成了“黨政主導、部門協同、整體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11年,召開全省城鄉垃圾分類處理機制暨持續推進治理“五亂”工作現場會;2013年,省政府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進行專題研究部署;2014年以來,先后制定了《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實施意見》、《全省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實施方案》,擬定了《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役實施方案(2018-2020年)》,為深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提供政策支撐。

(二)注重宣傳動員,構建以群眾為主體的垃圾治理模式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如果缺少農民群眾的參與一定做不好。四川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注重走群眾路線,通過開會、廣播、電視、入戶訪談、發放宣傳畫冊、明白紙、編順口溜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強化“自己產生垃圾自己收集”的觀念,增強群眾在垃圾收集上的主體責任意識。在部分地區探索農民自治的管理方式,按照誰受益、誰管理、誰負擔的原則,政府不負責組建村莊保潔隊伍,而是讓農民自主決定本村保潔承包人選,強化主人翁意識;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向農民收取垃圾收集費(0.5-1.5元/人/月)用于村莊保潔,調動農民關心村莊垃圾收集與保潔的主動性,出現了從“要我監督”到“我要監督”的轉變。村莊衛生環境改善后,農民逐漸樹立“講衛生為榮、亂倒垃圾可恥”理念,養成了垃圾分類收集、不亂丟亂倒的良好習慣,垃圾圍河、圍路、圍房現象基本消失。

(三)推廣垃圾分類,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四川探索了“兩次分類、源頭減量”垃圾分類收集方法,實現垃圾減量化收集、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2011年起,引導農民分四類對生活垃圾進行初處理,其中,對爛水果等有機垃圾倒入沼氣池處理,對建筑垃圾就近掩埋處理,對可回收垃圾鼓勵自行出售,其他垃圾倒入聯戶定點傾倒池,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第一次減量處置。并要求村莊保潔承包人對傾倒池中的垃圾進行第二次減量處置,對可回收垃圾變賣處理,對可堆肥垃圾還田處理,其他垃圾轉運至村收集站。據丹棱縣測算,經過兩次分類減量,可減少農村生活垃圾產量60%,垃圾轉運、處理成本均明顯降低,垃圾對環境的危害減輕,垃圾的循環利用率得到提高。此外,四川還通過增設有害垃圾收運設施、大件垃圾拆解點、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分類和資源化處理中心等,引導農民對生活垃圾就地資源化利用;利用戶用沼氣池,建立有機垃圾資源化利用中心,推廣林地、果園、田間有機垃圾堆肥技術,加強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

(四)節約使用資金,通過市場運作機制減輕財政壓力

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具有點多面廣、資金缺口大、長效維護難等特點,許多地區都感到財政壓力大。丹棱縣根據農戶分布和人口數量,按照“方便農民、大小適宜”的原則,打破鄉鎮、村組行政區域界線,統一布局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基礎設施。2011年,縣財政僅投入337萬元,在70個村修建聯戶垃圾池4000個、組分類減量池300個、村收集站58個,即可滿足全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所需,比初期預算的1264萬元節省73%。實行城鄉垃圾一體化轉運處理,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將農村生活垃圾轉運、縣城環衛保潔、綠化管護整體交由專業公司負責,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每天及時清運。探索村莊保潔的市場化運營,將農村生活垃圾收集和村莊公共區域(含道路、河道)常態保潔承包給本村農民,政府不再包攬村保潔人員工資和設備運行費用。2011年,丹棱縣龍鵠村采取公開向下競標,村保潔承包費3.64萬元/年,比標頂5萬元/年節省了27%。目前,丹棱縣村保潔承包費2.8-5.8萬元/年,縣財政每年只需獎補村組干部衛生管理費和補助經濟較差村承包費缺額50萬元,與公開競標前相比每年節支約300多萬元。

(五)建立監督機制,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效果

四川探索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三方監督、互動管理”的監督機制。丹棱縣以村為單位,建立村組干部衛生管理小組、村民代表衛生監督小組,與村民、村保潔承包人之間,形成三方互相監督機制。丹棱鎮龍鵠村支部書記羅朝運介紹,“保潔承包人會主動教村民按要求進行初分類、定點傾倒垃圾,村民也會主動監督保潔承包人有沒有及時清運,監督村組干部有沒有盡責管理承包人,確保保潔到位、減量到位、分類到位、清運到位”。丹棱縣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三項管理機制,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納入鄉鎮年度考核指標;設立正科級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通過例查、暗查、設立舉報電話等方式加強巡查管理,定期召開流動現場會,每季度評選“十佳”、“十差”鄉鎮;建立衛生管理獎補制度,對鄉鎮、村生活垃圾治理實行定額獎補,與考核掛鉤。

三、四川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情況看,四川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一)個別農民意識習慣有待轉變。在調研中看到,大部分村莊街道整潔、河道干凈,但也發現有個別亂扔果皮的現象。提升農民認識水平、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需要持之以恒加強宣傳教育。

(二)垃圾資源化、無害化利用還需加強。目前,丹棱縣有機垃圾主要采取戶用沼氣池處理、果園堆肥、就地掩埋等方式處理,有機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能力有限。據了解,丹棱縣年產水果18萬余噸,水果集中上市季節,每天產生壞爛水果約20-30噸,許多壞爛水果缺少地方掩埋,腐爛水果處理成為難題。當前,丹棱縣投資280萬元正在建設有機垃圾生態處理中心。

(三)市場力量發揮不夠。調研中感到,四川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主要靠政府投入,以節流為主。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資金支持方面,雖然收取農民垃圾收集費用,但收費標準不高、不能滿足本村保潔承包員費用支出,還需要政府財政補貼;社會資本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較少,資金籌集渠道單一。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與建議

通過調研,我們認為,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應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科學編制治理規劃。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原則,把農村與城鎮垃圾治理一體規劃。在縣域范圍整體布局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城鄉生活垃圾轉運線路,集中處理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打包購買城鄉生活垃圾運轉服務,突破財政投入大、安全隱患多、政府包袱重、常態保潔難的局限。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功能區域、農村人口分布等因素,區分輕重緩急、先易后難確定建設時序,由點到面逐步推開。

(二)選好垃圾收集處理模式。根據氣候條件、村莊布局、人口規模、農業生產習慣等,制定適合不同地區的技術指南,科學選擇經濟實用、維護簡便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技術。可借鑒“戶分類、村收集、鎮(村)轉運、縣(市)處理”的模式,形成符合自身需要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宣傳教育,引導農民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

(三)保障垃圾收集和村莊常態保潔。因地制宜選擇專業公司運行管理、村民組織自我運行管理、鄉鎮統一運行管理等多種形式,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村莊常態保潔工作。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農村生活垃圾清運保潔承包制,公開向下競標村莊保潔承包人,降低保潔成本,提升保潔效果;探索建立垃圾處理農戶合理付費制度,緩解資金壓力,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吸引民營企業、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通過投資、捐助等形式,積極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項目建設和運行維護。

(四)加大做好宣傳引導力度。推進一批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典型范例,加強基層創新經驗交流。通過村規民約、宣傳標語等方式,倡導垃圾分類收集,從源頭上減少農村生活垃圾排放,營造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婦聯、共青團等組織作用,以“小手拉大手”學校教育活動共同促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

此外,針對多數農業部門之前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分管、不熟悉的實際,有必要在地方機構改革完成后,分層次組織開展相關培訓活動,使管理部門的人員盡快掌握相關的基本知識和政策。

調研組:賈蕾 徐彥勝 王建平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综合久久久 |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日本欧美真人三级在线A | 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