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葛豐:農地三權分置需要完備的頂層設計

[ 作者:葛豐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1-07 錄入:王惠敏 ]

《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近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本次農村土地承包法修訂的主要任務是落實“三權分置”制度。

農地“三權分置”,是指農村的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的承包權、土地的經營權分置并行。“三權分置”改革的核心,是在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享有土地承包權的基礎上,通過農戶承包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順應農戶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愿,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

這項改革的必要性顯而易見,其所針對的突出矛盾主要集中在:

一方面,土地是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而中國又是一個人地關系高度緊張的國家,因此,要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就必須加快中國土地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充分發揮價格機制、競爭機制和供求機制在土地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

另一方面,受制于原有制度框架,我國農村土地市場化程度至今仍處在起步摸索階段,其真實水平不僅遠低于城市土地市場化程度,甚至在農業諸要素中也是市場化程度最低的。結果就是,細碎并且難以流轉的農地既不利于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也不利于農戶充分實現以土地為核心的財產權利,分享發展的成果。

所以說“三權分置”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村改革進程中又一重大制度創新。這一創新直面發展過程中重大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呼應人們對切身利益的關注,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其一經提出,就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在探索實踐初見成效的基礎上,現階段“三權分置”改革的迫切任務,是要在進一步加強完善頂層設計的前提下,不斷提高這項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否則,單騎突進的重大改革很可能會因為基礎不實或配套不足而效益遞減。

“三權分置”改革的頂層設計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尤其要重點解決好兩個問題:

其一是如何盡快補上農民社保“欠賬”的問題,因為長期制約農地流轉的一項主要顧慮,是我國農村依然保有數以億計保障水平不高的農民,而即使是已經轉移至第二、第三產業的進城務工者,他們所獲得的社會保障也相對有限,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基于穩定或安全性考量,農地改革往往不得不服從于一項約束性安排,即農民保有一定地權,以此承載基本就業、居住、養老等保障功能。

其二就是如何充分保障農戶自愿的問題,因為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是農村改革的一條底線,而這條必須堅守的底線在現實中,可能會在處置不當的情況下,導致農地產權在一定程度上被“虛置”,再加之分散的農戶在面對機構化的談判對手時,本就屬于相對被動、弱勢的一方,因此,這就需要頂層設計在調整規范集體、村民和第三方經營者之間關系時,對村民有提前、適度的保護性安排。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4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最新免费观看二区三区 | 日本天码AⅤ片在线电影 | 亚洲v日本v欧美v综合v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视频 | 日韩另类在线综合国产 | 日韩在线中文天天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