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一項重大戰略, 也是今后解決“三農”問題, 促進我國農村全面發展, 激活農村經濟活動的重要內容。浙江省將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與農村經濟活動有效結合, 實現生產、供銷、信用深化結合的經濟組織體系, 是浙江全面更新改革供銷社模式的有效成績, 同時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在浙江特有的重要舉措。在新時代, 浙江供銷社“三位一體”改革要總結以往的改革經驗, 以成功改革地區的實踐經驗為導向, 細化研究, 全面部署, 進行下一階段的系統性綜合改革工作,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實現浙江供銷社“三位一體”改革的新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中, 針對當地農村的實際發展狀況, 親自計劃部署, 并且號召當地政府及眾多群眾的參與, 推動了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系統性綜合合作模式。在之后的發展中, 這一模式被廣泛推崇應用, 并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帶動農民致富等重點目標的實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十九大報告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是新時期農村發展以及“三農”工作正式實施開展的重要依據, 并且將其列定為新時期小康社會建設、國家經濟全面發展的重要戰略。因此, 我們要準確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內涵, 主動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功立業。
1、浙江供銷社“三位一體”改革回顧
探索全新的“三位一體”的農村新型合作方式, 構建系統性農村經濟發展體系, 是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 提出推動農村建設發展構想的重要實踐方式。2006年開始, 浙江“三位一體”的農村改革計劃正式實施, 當時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 “三位一體”的綜合改革思路被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正式提出, 并且在該次會議結束2個月后, 浙江溫州市瑞安農村合作協會在政府的號召和支持下正式成立。也是從此時開始, 浙江“三位一體”綜合改革方案正式開始實施, 此后一場“三位一體”的農村改革在浙江率先開啟。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實踐, 構建“三位一體”新型合作體系的構想經過全面的計劃、部署和實施, 浙江省各地方積極發展建設, 以“三位一體”的構想和思路為導向, 展開優質、有效的合作與服務工作, 而這期間, 浙江的綜合改革也取得重要進展, 有效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帶動周邊農民走上致富之路, 為農村的整體發展建設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2、浙江供銷社“三位一體”改革現狀
2.1 改革已取得的成果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 在眾多支持性政策的有效支持下, “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模式在短短的幾年間積累了眾多成果, 實現了生產、供銷、信用三大領域合作的協同價值, 并且為農村經濟、服務等綜合平臺的搭建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實現了多方共贏的局面。目前, “三位一體”綜合合作已發展成為農服務的大型局面, 逐步實現了初期合作目標, 有效促進農村及周邊產業融合發展, 增加了各方收益?!叭灰惑w”綜合合作立足浙江農業農村發展實際, 豐富了農村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中“統”的內涵, 適應了提升農業弱質產業和促進農民增收的客觀需要, 切合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要求。
農村發展、鄉村振興一直是我國重點關注的問題, 是當前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背景下, 中國站穩腳跟、發展經濟的重要策略, 同時也是對農村發展提出的全新挑戰和要求。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 計劃到2020年, 要完成供銷合作模式的更高目標, 為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優質的服務, 實現美麗鄉村的建設、全面小康構建的實際目標。
2.2 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 浙江省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等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成立, 有效地提升了服務質量, 促進了農村各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因此這一類組織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地位也更為重要, 但供銷社“三位一體”改革在實踐過程中也出現了參差不齊的問題。在市場發揮決定作用的經濟運行中, 供銷社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分析缺乏及時性, 對潛在問題的分析不具深刻性[1-3]。供銷社服務“三農”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為農服務功能還沒有實現最大化。農業競爭力嚴重不足, 農業產業的競爭力跟不上發展潮流, 在對外競爭中弱化了農業品牌和商標, 導致競爭實力弱小。因此,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決當前突出性問題的重要方式, 進一步調整合作模式, 擴大橫向合作和縱向合作的規模和范圍, 號召更多的經濟組織建立, 并且形成經濟組織聯合的發展形勢。如此才能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發揮“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模式的實際價值。
3、浙江供銷社“三位一體”改革新實踐
鄉村振興戰略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對農村發展的關注和重視, 因此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應與政府配合, 將市場的本身要素與政府推動作用有效融合, 完成從城鄉統籌到城鄉融合的歷史性轉變。供銷社“三位一體”的改革是為了農業農村更好地發展, 所以“三位一體”的改革要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做出新的實踐, 實現農業農村新的發展, 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補齊短板。為此, 筆者認為浙江供銷社“三位一體”改革新實踐主要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要注重形勢研判。浙江省2017年1—7月各地供銷社經濟運行情況良好, 但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不確定性因素還很多。各地供銷社要密切關注宏觀經濟運行走勢、關注重點企業的運行情況, 對起伏較大的指標和行業反映的問題及時作出預警判斷。要加強對項目實施、市場需求變化的分析和研判, 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2) 要切實發揮供銷社為農服務功能, 發揮供銷社服務“三農”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作用。各地供銷社要深入了解農民的利益和需求所在, 主動順應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傳統主營業務和新興領域開展省、市、縣三級社有企業業務和網絡整合, 帶動基層組織, 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與此同時, 還要注重與社會資本的合作, 引入管理、技術、品牌、渠道等先進要素, 增強社有資本活力, 因地制宜, 因企施策, 積極行動起來, 在高起點推進自身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最大化發揮供銷社服務“三農”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作用[4]。
3) 要注重品牌培育, 重點在農產品品牌、農業服務品牌、特色產品品牌上下功夫。浙江省供銷社建設品牌通過前些年組織開展的品牌建設年活動、實施的“三名” (名品、名企、名家) 行動計劃, 積累了一些經驗, 取得一定成效, 但相對于浙江省供銷社經濟實力和在“三農”中的地位作用, 品牌建設依然是一塊短板。對供銷社而言, 實現經濟發展轉型升級離不開品牌的強有力支持, 供銷社抓品牌建設就是抓發展、抓長遠、抓后勁。各地供銷社務必以自創和聯創品牌等多種方式, 把品牌建設落實到為農服務、社有經濟發展、流通網絡提升、基層組織建設等各項工作中去, 對此, 各地供銷社要研究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和推進舉措, 做到常抓不懈, 出真招見實效。
4) 要注重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1) 發揮供銷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 圍繞自身優勢特色產業, 改造提升現有的和發展新型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批市場, 促進農產品轉化增值。 (2) 推進社有企業、農批市場、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有效對接, 以相互參股、股份分紅、利潤返還等形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3) 參與開發生態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健康養老等農業多種功能, 拓展農村合作金融等經營服務領域, 促進農業“接二連三”。
5) 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任何地區改革和推動全新發展模式都要注重的問題, 由于地區差異性問題, 發展“三位一體”綜合合作, 要充分尊重當地的群眾和經濟特色, 不能盲目改革, 破壞原有的經濟命脈[5]。擴大改革成果的實際措施有多種, 既可以以組織體系整合重組的方式改革, 也可號召更多農民合作社及其聯合社的建立, 要滿足農村發展過程中經濟的互助功能, 確保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并且要嚴格遵照六條底線要求, 切實增強風險防范意識, 嚴格遵循監管制度, 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6]。
4、結語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十九大會議提出的全新戰略任務, 是促進新時代“三農”工作進一步開展的有效動力, 標志著我國農村建設和發展將邁入全新的階段。隨著多年的發展, 現今浙江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已經步入全面實施, 分享成果的階段。在此基礎上, 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發展方向, 更新“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模式, 使其能夠滿足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 在新思想的指導下不斷推進供銷社“三位一體”改革的新實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農業2018年05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