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危旭芳:鄉村振興:新時代適應國情農情的戰略考量

[ 作者:危旭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2-14 錄入:王惠敏 ]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提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七大戰略之一。日前,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顯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適應中國國情農情和新時代新要求的戰略考量。

一、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一以貫之的重農固本、惠農安民的治國智慧。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不僅僅是農民的問題,更是關乎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中國目前仍擁有近6億的農村常住人口,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依然存在。即使是到2035年,基本現代化的目標實現,農村預計還有4億左右的人口,這個數字比現在美國的全部人口還要多。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是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關鍵性議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寬廣視角進行思考和把握。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如何避免伴隨城市化加速推進而來的鄉村衰落與鄉村凋敝問題,可以說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如何振興鄉村,實現城鄉良性互動,這不僅是中國面臨的問題,也是全世界全球化進程中需要回答的問題。顯然,講好如何實現鄉村振興的中國故事,將為全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化解城市化進程中鄉村衰落與凋敝困境,提供中國樣板,貢獻中國智慧。

二、彌補“四化同步”全面小康的短板

十九大報告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結合國情看,當前我國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鄉村發展的不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是短板、農業是短腿。“四化同步”發展的短腿是農業現代化。從決勝全面小康的戰略安排來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減貧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舉世公認,按照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1981—2010年間減少的絕對貧困人口數占全球貧困人口減少量的95%。而要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剩下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貧困人口整體脫貧,鄉村振興戰略可謂是攻堅克難的關鍵環節。如果說,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要消除絕對貧困,那么實現國家現代化的第二個百年目標就要縮小城鄉差別,在“四化同步”的基礎上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三、全面小康之后的戰略考量

從未來發展來看,全面小康之后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將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新增長點和廣闊增長空間。伴隨人均GDP進入中高收入階段,消費升級將是一大趨勢。從需求增長的幾個關鍵驅動因素來看,中國的人口規模、消費結構、城鎮化水平都還沒達到峰值。未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中國仍處在食物消費結構持續轉變升級的過程中,除口糧消費會繼續下降外,其他農產品消費都還有較大增長空間。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在農業上反映為人們對食物的消費不僅局限于吃飽,而且要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對吃得豐富、安全和健康的需要,還要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對農業的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追求的新需要,這些都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可能。

此外,從鄉村振興關鍵環節來看,要加快構建融生產、生活、生態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三產融合”的本質是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融合,促進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銷一體、三產融合發展。三產融合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接二連三”的互動融合型“第六產業”的發展,都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將為農民提供充足的非農就業機會。這將有利于未來化解城鎮化遇上智能化的就業壓力,形成“村鎮化”與“城鎮化”的雙輪驅動,避免“農民問題”轉變為“城市貧民問題”,有效應對農村人口老齡化、鄉村衰落、農村凋敝問題。

由此可見,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極大提高了農村發展的標準。鄉村是農民、農業、農村的有機體,鄉村現代化只有在三者互動和相互影響下才能實現,只有涵蓋鄉村的現代化才是全面的現代化。與農村振興重在“農”,突出產業、經濟不同,鄉村振興重在“鄉”,鄉情、鄉親、鄉愁、鄉鎮,承載著文化、歷史和社會,致力于讓人們過上一種延續著歷史與傳統、記得住鄉愁、看得見希望、握得住幸福的現代生活,必將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有力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教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最新AV网址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二区日韩电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