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熱點話題 > 農業供給側

何秀榮:農產品供給側改革主要是提升農產品競爭力

[ 作者:何秀榮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5-20 錄入:王惠敏 ]
    當前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說法起端于工業領域的困境,最有代表性的如煤和鋼,產能巨大、庫存嚴重。那么,農業是否也存在供給側結構性問題? 依據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表述,即農業也存在供給側結構性問題。就農業總體而言,我認同這個表述或判斷,比如農業經營主體結構、農業投資供給及結構、糧經草作物結構,等等。但就目前最為關注和棘手的農產品而言,我個人認為確實存在嚴重的供給側問題、但我不認為結構性問題突出。農產品供給側的問題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相對需求的供給側農業資源不足問題,大豆可作為這類問題的典型代表。2015年我國進口大豆8169萬噸,另外還進口豆油82 萬噸,按185%的實際出油率折算,相當于進口了約443萬大豆,如果合計的8 612萬噸大豆要國內生產出來,依目前的大豆單產水平,需要耕地4700萬公頃(即現有耕地的385%),比現有全部水稻面積還有大55%,顯然這是不現實的。由此可以判定這是供給側的生產能力問題,或者說是農業資源不足問題,而不是結構性問題,正常狀態下的調結構難以有效解決這類國內供需平衡問題。隨著我國不斷強化生態與環境保護,這類問題可能會加重,換句話說,農產品進口會進一步擴大。

另一類是消費者對供給側的產品信任不足問題,奶粉可作為這類問題的典型代表。盡管進口奶粉價格高于國產奶粉,消費者依然購買進口奶粉,甚至請國外人員代購或出國購買。這類問題確實是供給側的問題,是產品質量問題,而不是生產量和結構性問題,調結構并不能增進消費者信任。好在這類產品的種類不是很多,隨著國內加強執法和技術進步,這類問題有望減少或弱化。還有一類是供給側的產品競爭力不足問題,棉花可作為這類問題的典型代表。近年國產棉花的庫存增加量大體上與棉花進口量持平,這說明我國并沒有棉花生產量過多的問題,而是被廉價的進口棉花替代了,結果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洋貨入市、國貨入庫”。這是供給側的產品競爭力問題,而不是生產量問題,更不是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F在人們常拿我國巨量玉米庫存來證明供給側結構性問題,認為我們在玉米生產上投入了過多的農業資源,對此的調結構實際上就是減少玉米面積。我個人認為這種判斷擴大了玉米國產量過剩問題。五年前我國并沒有玉米供過于求的說法,由于近年來減大豆擴玉米的種植結構調整的作用和玉米單產提高的貢獻,玉米總產上升明顯,但最近5年玉米累計增產3182萬噸,目前庫存量卻高達2.3億噸,扣去五年前的庫存量,中間也存在巨大的數據差,也就是說,僅僅增產是不可能達到當前這么高的庫存量的。大家知道,玉米主要是作為飼用的,這里比較合理的解釋應當是國產玉米價格較高導致其他谷物替代玉米和進口(包括玉米在內的)飼料糧替代國產玉米,最終導致大量的國產玉米被迫進入庫存。以往常年進口主要用于釀酒的高粱和大麥在200300萬噸,由于國產玉米價格較高和國內相對控制玉米進口后,飼用大麥和飼用高粱進口大幅度增加,2015年大麥和高粱的進口量合計達到2158萬噸,扣除300萬噸釀酒用量,即有約1 858 萬噸替代了玉米,201年還進口了473萬噸玉米,換句話說,2015年一年就合計替代了國產玉米2331萬噸。從這里我們可以判斷出,我國玉米庫存量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進口飼用谷物對國產玉米的替代,國內增產只是次要原因。而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源是國內外價差,高價國產玉米導致大量進口廉價飼用谷物,也即是國產玉米的競爭力太差,而不是我國生產玉米太多。上述三類農產品問題中,國產農產品競爭力差是最主要和最關鍵的問題,因為巨大的國內外價差會導致越來越多的進口農產品在我國市場上替代國產農產品。中國農產品成本高和價格政策導致的農民價格期望高使得我國農產品成本和價格居高難下,美國每畝的農業地租只有100元人民幣左右,我國多數地區在600800元人民幣,上千元的地租也比比皆是;我國農業依然在大量使用人工,每日工價已在100元以上。更糟糕是我國的耕地租金和勞動成本還在迅速地上升,這就意味著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差距還在擴大。較低的競爭力導致國產農產品在中國市場上被替代,所以說中國農產品存在嚴重的供給側問題,但主要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問題,而不是結構性問題,簡單的調結構是不能堅決這些產品問題的,也許深層原因涉及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認為,現在我國農產品供給側的主要問題并不是嚴重的產量過剩,而是因競爭力差導致的被迫庫存,表現為“虛假”的結構性問題。如果我們把農產品競爭力問題誤認為是結構性問題,其推論就很可能是調整產品生產結構,即減少庫存量大的產品生產量,這才會真正“創造”出產品的結構性問題,損害生產能力,導致國產不足,不得不進一步擴大進口。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林經濟管理學報 201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 | 最新国自产拍在线 | 午夜福利理论片中文字幕 | 日韩亚洲首页中文字幕 | 婷婷色五月欧洲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