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汪向東:農村電商亟需四大創新

[ 作者:汪向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07 錄入:王惠敏 ]

9月1日,京東集團與一畝田農產品電商平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出席“中國農業電商創新高峰論壇暨京東、一畝田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并發表專題演講,就當前中國農業電商如何創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發展農業電商除政策創新外,還應堅持理論、市場、商流、服務體系的創新,構建落在當地、線上線下結合、上行下行貫通的服務體系是關鍵。

以下為汪向東演講實錄:(略有刪減)

農業電商的戰略意義與政策創新

互聯網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互聯網+農業”是我國“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農業電商又是其中的戰略重點。

農業電商需要政策創新,但僅有政策扶持是遠遠不夠的。

去年以來,一方面,國家和各地圍繞電子商務、包括農業電商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對于農業電商給予諸多政策扶持和資源傾斜,為農業電商增添了新的動力和資源。但另一方面,在發展農業電商的實踐中,農產品上行明顯滯后于工業日用品下行,成為國家和各地越來越關注的重點;此外,農資電商的網上交易,也急需相應的落地服務來配套。

我國農業電商起點較低,發展農業電商存在一些瓶頸制約,補短板也不可能一步到位、立竿見影,產業鏈需要有一個較長的培育過程,從政策創新、落地實施到產生效果,也需要一個過程。

已走過20年發展歷程的農村電商,自去年以來正在經歷新的變局,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新階段有新特點、新任務。其中,包括圍繞農業電商的開展,構建落在當地、線上線下結合、上行下行貫通的服務體系成為關鍵。農產品上行,不僅僅是網上銷售那么簡單;農資電商,也不僅僅是農資產品的網上交易。它們都需要有服務體系為之提供必要的支撐。這是農村電商、農業電商發展到現階段,實踐所提出的新要求。

農業電商創新的范圍很廣,但僅有政策創新是不夠的。當有了農業電商的新政策,如何落地實施,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我認為還應該有其他方面的創新與之配套。接下來,我想重點強調農業電商在理論、市場、商流和服務四個方面的創新。

首先,農業電商需要理論創新。

我這里有一個公式:農業電商=(農資+農產品+農業服務)電商。農業電商大致包括三大塊,即農資電商、農產品電商和與農業相關服務的電商。農業電商理論創新的核心,就是要深入探索和把握農業電商的規律,以及具體應用這些規律的知識。

和農村電商不同于城市電商一樣,農業電商也不同于工業等其他領域的電商,農業電商除了受一般規律的制約,還有其特殊規律。近年在實踐中,農業電商領域讓我們看到許多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尤其是一些在其他品類上做得風生水起、業績斐然的電商企業,帶著以往的成功經驗進軍農業電商,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有的以失敗而告終。

農業電商的特殊規律,產生于農業自身的特點。比如,農業是一個生物過程、生命過程,不同于工業的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它的季節性、非標性、環境生態依賴性等,是開展農業電商必須面對的因素。此外,各地農業在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整個產業鏈上也有其特點,大國小農的資源稟賦和要素配置方式、各相關主體的狀態與組織方式、市場條件和誠信水平等等,都是農業電商難以回避的問題。

一般而言,農業電商受三方面規律的共同制約:一是農業的自然生態規律;二是農業的經濟社會規律;三是互聯網及電子商務規律。忽視或輕視其中任何一個方面的任性而為,都會為之付出代價。“互聯網+”或“+互聯網”,就是要把互聯網的規律與其應用領域的規律結合起來。二者的區別,只是在于結合的方式和強調的重點不同。

農業電商,不僅難在“電商”,而且難在“農業”,尤其對于原本不在農業領域經營的互聯網公司而言,如何從農業的“外行”變成“內行”,是非常關鍵的。一些在非農電商領域的“老司機”,來到農業電商領域屢碰釘子,教訓值得汲取。京東和一畝田都是進軍農業不久的互聯網公司,希望大家能深刻認識到農業電商受農業供需特殊規律所制約,同時也希望基于你們的實踐探索,共同為中國農業電商的理論創新做出貢獻。

其次,農業電商需要市場創新。

我這有一張圖,上面既有京東、阿里、蘇寧等廣域的或開展綜合業務的電商平臺;也有像趕街、樂村淘、淘實惠和一畝田等,專門從事農村電商、農業電商的專域平臺;還有供銷社、郵政、萬村千鄉營辦企業等多年深耕農村市場的轉型商家;以及如農商一號、云農場、農醫生等品牌商家主導進行的農村農業電商……農村電商市場上的這些平臺和企業,多多少少都介入到農業電商的業務。這個市場還在快速變化和成長中,包括農特微商在內,更多的市場新業態仍將涌現。

圍繞今天高峰論壇的主題,我想特別指出兩點:第一,這個市場開始就不是、現在更不是一個模式(The only way),而是眾多模式(Many ways)。第二,這個市場,模式雖多,卻沒有誰可以包打天下。一個重要的原因,還在于農業的復雜性所致。比如,農業的產品線很長,有的可直接作為個人消費品,有的卻是工業生產原料;有的是大宗農產品,有的是小批量的農特產品;有的是農產品里的奢侈品,有的是大路貨;有的是生鮮,有的是干貨;再比如,農資電商,僅有產品交易是不夠的,還需要落地的配套服務。

農業電商的市場創新,必須充分依靠、發揮企業和其他市場主體的創造力。市場的空白與痛點,需要通過市場創新去填補和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去解決。“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距離市場需求最近,也最了解市場的痛點所在。

今天,我們在這里見證了京東和一畝田的合作。這是兩家在各自細分領域處于領袖地位的電商企業。它們在服務領域、業務屬性、資源條件、客戶群體等多方面,又具有明顯互補性。相信兩家公司在農業電商上的合作以及隨后產生的新結果,會讓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感興趣。

第三, 農業電商需要商流創新

目前的農業電商,尤其在農產品上行方面,發展比較快的是2C業務,尤其是農特產品的2C業務。能否真正在B2B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已成為關系農業電商廣度與深度的關鍵。為此,能否瞄準現有農產品電商在商流組織方面的欠缺,通過整合資源,創新農產品B2B商流,實為重中之重。

這里所指的商流創新,首先包括促進已有的線下商流的電商化。我特別想強調的重點,是解決農產品上行實踐痛點所需、現有商流又是空白的區域間的B2B創新。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近年不少地方或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開通地方館,或自建本地農產品銷售的電商平臺。但此類地方電商銷售平臺的業務實績,大都不能讓人滿意。也有不少以在線銷售農產品作為創業選擇的草根網商,深受農產品季節性、非標性、單價低、供貨不穩定等因素的影響,難以大展拳腳。

變B2C為B2B2C,即變遠程B2C為遠程B2B、落地再2C,是改善農產品成本結構,提升農產品上行運營空間,擴大農產品電商產品范圍和規模的必要選擇,也是通過資源整合,解決單一區域貨源供應缺陷的有效方式。去年夏天以來,國內最早出現了名為“互聯郡”的跨區域合作平臺。這是由早期的十幾個縣域自發組織起來,開展的農產品B2B2C的商流創新探索,旨在搭建一個農產品跨區域銷售的、互通有無、互為市場、O2O的新商流平臺。隨后,國內又陸續出現一些類似的探索。

作為“互聯郡”行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之一,我認為此類商流的創新,最大的難點在于機制的創新。它的新機制一定要基于市場,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充分依靠合作各方當地的運營企業,共同找到適應新商流需要的業務合作和利益分配機制,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另外,農產品的B2B,要從打通信息流,到實現信息、產品和資金三流合一的電商交易,需要有更多商流要素的加入。農產品B2C的產業鏈、供應鏈,恐怕也不能直接用于B2B、或用于B2B2C的電子商務。再加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考慮,農產品B2B商流的創新,勢在必行!

第四,農業電商的服務創新

現階段,農業電商的發展越來越不僅限于開網店了,越來越依賴于相關的服務體系的支持。鑒于大多數地方農村市場的現狀,構建和轉型升級落在當地、O2O、上下行貫通的農村商貿流通服務體系,已成為推進農村農業電商的戰略任務。

顯然,要完成這樣的戰略任務,需要方方面面的資源參加進來。前面所講的商流創新,需要以服務創新為支撐。農業電商的產業鏈、供應鏈,離不開相應的服務鏈與之配套。考慮到地域間的差別,千縣千面,這種落地的服務體系的具體樣式,又是不同的。

京東與一畝田的合作,若在農產品上行和農資電商等方面有更好的作為,顯然不能僅靠兩家平臺自己的力量,而需要與各地服務商伙伴們開展合作,整合更多的服務資源,共同營造落地的服務鏈。

期待京東與一畝田的聯手創新,為我國農業電商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五月婷婷导航在线观看 | 在线香蕉y亚洲视频 | 五月天在线播放综合网 | 一本一道a√无碼中文字幕 亚洲无毒AV在线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