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黃祖輝:科學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邏輯與目標

[ 作者:黃祖輝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7-13 錄入:王惠敏 ]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是繼新農村建設戰略后著眼于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也是著眼于解決當前中國發展不平衡,尤其是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重大舉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需要充分認識這一戰略的重大意義,而且需要科學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邏輯和建設目標。

科學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邏輯,關鍵是要把握好鄉村振興戰略和城市化戰略的邏輯關系。通過鄉村振興戰略解決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并非意味著城市化戰略將放緩,或者是要用鄉村振興戰略替代城市化戰略。恰恰相反,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置于城鄉融合、城鄉一體的架構中推進。

城市化是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城市化也意味著鄉村本土人口的減少。從人口流動和空間集聚的角度講,鄉村振興的過程,是城市化充分發展的過程,是人口在城鄉優化配置、城鄉互動和融合發展的過程。究其原因,是城市化離不開鄉村人口的融入,鄉村振興也離不開城市人口對鄉村的向往。換言之,鄉村振興本身就蘊含著城市化的元素,鄉村振興戰略本質上是城市化戰略的有機組成,兩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鄉村應成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助推器、田園生態城鎮的新空間、城市居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向往地。

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實現我國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具體的建設目標為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二十字”方針,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此,必須科學把握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使相關政策和舉措產生真正的效率,并且切合當地鄉村發展的實際。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產業興旺”不能局限于一產農業的發展,而應著眼于接二連三、一二三產融合、功能多樣的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與興旺,體現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即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有機結合的產業發展與興旺。“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環境基礎。宜居的生態環境不僅是針對鄉村百姓的宜居,而且也應是對城市居民開放、城鄉互通的“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文化基礎。鄉村振興中的“鄉風文明”,既應該是蘊含具有明顯中國特色的五千年歷史傳承的鄉村農耕文明,又應該是能夠體現具有現代工業化、城鄉化發展和特征的現代文明,也就是說,是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相互融合與發展的“鄉風文明”。“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社會基礎。鄉村的“治理有效”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和“善治”的必然要求,它應該既體現治理手段的多元化和剛柔相濟,即法治、德治、自治的“三治合一”,又體現治理效果能為廣大群眾所接受所滿意,并且具有可持續性和低成本性。“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民生目標。具體而言,就是要消除鄉村貧困,持續增加鄉村居民收入,同時縮小城鄉居民在收入和公共保障方面的差距,實現鄉村人口全面小康基礎上的“生活富裕”。

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所體現的五大具體目標是相互聯系的有機體,因此,不僅要科學把握這“二十字”方針的具體內涵,而且還要科學把握這“二十字”方針五大目標的相互關系。具體而言,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過程中,要把實現百姓“生活富裕”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目標;要把“治理有效”與“鄉風文明”建設有機結合,通過“治理有效”促進“鄉風文明”建設,通過“鄉風文明”建設提高“德治”水平,實現“三治合一”的鄉村“善治”格局;要把“產業興旺”與“生態宜居”有機結合,使“生態宜居”既成為“生活富裕”的重要特征,又成為“產業興旺”的重要標志。這是因為,鄉村的“產業興旺”是體現一二三產融合和功能多樣的“產業興旺”,其中鄉村的休閑旅游和康養產業發展,無疑要以“生態宜居”為基礎和前提。

作者簡介:黃祖輝,系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教育報》2018年07月12日第12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中文字幕制服亚洲另类 | 在线免费亚洲天堂AV影院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观看 | 新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婷婷丁香中文在线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