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仇保興:住建部多次表示特色小鎮建設要降溫

[ 作者:仇保興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18 錄入:王惠敏 ]

近日,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特色小鎮建設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問: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127個特色小鎮名單;2017年7月,住建部再次公布了第二批276個特色小鎮名單。但在特色小鎮建設的如火如荼之時,住建部卻多次表示要為特色小鎮的建設“降溫”,請問為什么要降溫呢?

仇保興:作為新型城鎮化的產物,特色小鎮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具備當地的特色。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有一些小鎮變成了房地產的開發項目,特色小鎮演變成了“房產小鎮”,違背了特色小鎮的初衷,也就預示著這些“房產小鎮”最終還會泡沫化,成為一座座空城,而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來看,這些屬于嚴重的資源浪費;另外,有一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根本達不到建設特色小鎮的要求,但是為了“戴帽子”,這些地區一股腦地申請成為特色小鎮,比如在某省,同類型的基金小鎮居然報了三個,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基金小鎮只有在民營經濟非常發達的省份才會被需要,像浙江省最多不能超過兩個。所以那些經濟總量比浙江省低,民營經濟的發展不如浙江省的,如果申報三四個基金小鎮,那很有可能是虛假的,住建部的審批也不會通過。

問:特色小鎮如何具有生命力?很多人說不以產業為主的特色小鎮就不是特色小鎮,您怎么看待這樣的說法?

仇保興:特色小鎮的核心問題就在于如何發展其特色的深度和廣度,但特色到底是什么呢?可能是當地的建筑形態、文化旅游的特色景觀,也可能是當地慣有的特色產業。如果在某個地區,這些都是全省唯一或是全國唯一的,那就可以稱得上是特色,所以,特色小鎮的建設不一定只拘泥于產業。

不過,通常來講,有了產業的支撐,經濟發展就會有非常強大的內在動力,但并不是小鎮發展一定要以產業為主,例如,某小鎮有一個很好的古建筑群,這不是產業,而是一種文化,靠著這些古香古色的建筑,這個小鎮快速地發展旅游業,到現在也發展得有聲有色。所以,特色小鎮的建設關鍵就是要找到其具備的資源或者產業具備深遠的唯一性,如果具有這種唯一性,那就是深度的特色,有多少種唯一性,那就是廣度的特色。所以說,小鎮建設的生命力不在于是否與產業掛鉤,而在于“特色”兩字,有特色的廣度和深度,哪怕沒有產業,也一樣具有生命力。

問:您曾經說過,好的小鎮是自下而上的,由市場的“手”來主導產生,可是目前,很多小鎮發展都是由政府主導,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生搬硬套地建設,您認為政府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上到底起什么樣的作用?

仇保興:政府在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應當起到引導性的作用,不能代替市場成為建設的主體。政府管理小鎮,首要的工作是要防止一哄而上,政府要激勵企業去創立小鎮,而不是取代,更不能取代企業家的功能。政府對小鎮應該簡政放權,不能專權繁政。因為,特色小鎮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要從下而上地自覺運用市場力量,像企業家、技術人員和創業者,這三類人是幫助小鎮從無到有,從衰敗到成長的核心所在。而政府,只要幫著去保護和引導就可以了,所以,我認為政府發揮的作用是很小的。

其實,我現在最怕的就是,特色小鎮有中央領導的批示,所以不管是什么小鎮,政府都要打造成特色小鎮,最后泥沙俱下,把名聲毀了。但我認為,針對于不同的小鎮,政府參與的比例也要調整,例如有一些小鎮擁有很多古建筑,而且本地區也有很多歷史文化,政府干預的力度就可以稍大一些,因為這些古建筑需要政府持續不斷地維護和修理,如果把這些建筑完全交給市場,那對于小鎮來說,就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問題。所以不同小鎮的政府參與力度要有彈性,不能不管,但也不要完全管,最主要的是要突出特色。

問:目前參與特色小鎮頂層設計的公司有很多,多家小鎮也表示不能輸在規劃的起跑線上,您如何看待特色小鎮的頂層設計和規劃?

仇保興:特色小鎮的經濟組織呈現出非常復雜的結構,這種結構是主體變異性、主動適應性的相互作用,這是很難設計的,誰要是對我們的小鎮產業從頭到尾進行設計,是不可能的。浙江省600多個建制鎮演變成為特色小鎮,沒有一個是正式規劃出來的,我用18年的工作經歷來證明這一點,將來也很難規劃。

問:以文化和旅游為主的特色小鎮在全國所占比例較大,那您認為,文化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仇保興:文化包羅萬象,世界上對文化的解釋大概有170多種,所以,除經濟之外的一些東西都可以成為文化的一部分,無論是人文歷史還是當地的風土人情,都具有特色。我認為,只要有特色的,并且這種特色是可以體驗到的,就都可以轉化成產業,從而轉化成旅游資源。所以,對以文化為主的小鎮來講,首先要認識到,該地的文化到底有多大范圍的唯一性,其次還要明確這種文化有多少種開發形式,換而言之就是說能夠擁有多少個旅游資源項目。一般來講,我們談到文化就會想到文化遺產或者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這些標簽作為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標志,都有一定的國際標準,如果一個鎮擁有這些國際標準的文化特色比較多,那發展以文化為主的特色小鎮就會更加具有生命力。

問:您曾說過,特色小鎮的發展離不開對文化的傳承,那么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如何能夠促進小鎮更好地發展?

仇保興: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種族,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并且依賴這樣的文化而生存,所以在這么廣的范圍內,要想打好文化這手牌,就要抓住“特色”二字。那些無論是歷史傳承下來的,還是現代社會衍生出來的,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但如果在文化的基礎上添加新的創意,那就又成了嶄新的產品。所以,文化對于小鎮發展來說,是個敲門磚,也是個準入證,但要想利用文化創收,就要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融合新的創意和思維,文化就能夠從一成不變到瞬息萬變,而往往擁有了這樣的發展點之后,文化資源變現是非常可觀的。

問:特色小鎮相比之前大眾較為關心的智慧城市來說風頭正盛,而智慧城市的發展卻是放慢了腳步,很多投資智慧城市的社會資本又扎堆擠進特色小鎮的圈子里,目前智慧城市遇到了什么問題?

仇保興:

其實很多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搞清楚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智慧城市實際上是一種新的城市公共品,它不能單獨成為一種城市形態,必須要與傳統公共品相結合。例如,修橋鋪路、建設博物館、修建城市文化設施等,都屬于傳統公共品。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又出現了大數據服務、移動互聯網、無線通訊和移動支付等新生公共品。

智慧城市就是要疊加多種新舊公共品進而推進城市發展,就好像過去我們的城市就是一個物理空間,現在有一個虛擬空間能夠附著在物理空間上,并能夠疊加起來起到增加其功能的效果,這種結合就是對智慧城市應有的認知和體驗。我們之所以很難用肉眼直接看到智慧城市的改觀,就是因為這種體驗基本上是在網絡上存在的,所以說,這種改觀不一定會使智慧城市成為一種旅游資源,但是它可以強化旅游體驗,比如智慧故宮的修建就會讓你在傳統體驗中感受到智慧化帶來的便捷,但不會直接改變故宮的樣子。所以,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就能發現,智慧城市在中國的發展已經走入了一個誤區,如果把智慧城市看成是一個實體城市,看成是一種地區的附屬物,或者看成是一種新的產業模式,這就大錯特錯。由此可見,它僅僅是一種公共品,是虛擬的、不受地理限制的,只要掌握這兩個基點,我們就不會犯錯。

問:接下來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重點應該是什么?

仇保興:要撥亂反正,不斷糾錯。因為在過去的發展中,我們已經嚴重走偏,很多人搞智慧城市都是錯的,認為智慧城市是一種產業,但在我看來,智慧城市的“智慧”兩字對于城市的建設來說就是為新型城市發展打好地基,只有地基足夠穩,我們才能在這之上自由發揮,利用智慧化手段,把城市打造成便民利民的地方。 

作者系國務院參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雜志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动漫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 色吊丝中文字幕资源在线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每日更新 | 色婷婷婷亚洲综合丁香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