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0年縣域經濟發展報告》(圖1)

 

主  編:李友志 朱有志
執行主編:陳文勝 王文強
副主編:陸福興 陳旺民

李友志  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長助理\湖南省財政廳廳長

    黨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發出了“壯大縣域經濟”的偉大號召,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要“增強縣域經濟活力和實力”,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縣域經濟的高度重視。縣域經濟是湖南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省122個縣市區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85%以上,土地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90%以上,GDP占全省55%以上,財政收入占全省的45%以上,自然資源95%以上在縣域。因此,縣富了省才能富,縣強了省才能強,只有富民強縣才能富民強省。
    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對縣域經濟高度重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改革開放興縣和民營活縣,不斷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實力;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縣域經濟;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大力推行“四化兩型”戰略,謀求縣域經濟的跨越式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湖南縣域經濟發生了“五大變化”、呈現出“五個亮點”。
    “五大變化”:一是縣域GDP大幅度增長。1982年縣市GDP412.79億元,每縣平均4.26億元,2009年9095億元,平均每縣74.55億元,增長22倍。二是縣域農業穩步增長。1978年農業總產值88.79億元,平均每縣4.26億元,2009年農業總產值2296億元,平均每縣18.82億元,增長4.5倍。三是縣域工業化來勢迅猛。縣市工業總產值1978年126.65億元,2009年7171億元,平均每縣近59億元,增長56.46倍。四是縣域財政有不同程度增長。地方財政收入1978年27.98億元,平均每縣0.29億元,2009年335億元,平均每縣2.75億元,增長12倍。五是縣域人民生活明顯提高。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比1978年增長30多倍。
    “五個亮點”:一是非公經濟大發展。縣市基本上是非公經濟,一些縣市全部是非公經濟,非公經濟對縣域經濟的貢獻率超過95%。二是開發區發展較快。開發區從無到有,全省有各種開發區77個,其中縣市有開發區64個。三是城鎮化來勢好。全省建制鎮規模、基礎設施、生產能力、商貿水平、文化素質都有提高。四是縣域經濟特色發展。如出現了像永興縣年加工白銀達2000多噸,占全國總產的1/4,成為“中國銀都”。又如攸縣在廣州、深圳開的士的司機達10萬人之多,成為“中國的士之鄉”。五是縣市競爭激烈。2009年湖南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20強縣市有岳陽縣、祁東縣、吉首市三縣市新進20強,有邵東縣、桃源縣、常寧縣三縣市退出20強。我省長期以來,只有長沙縣一個全國百強縣,2009年有長沙縣、瀏陽市、寧鄉縣、望城縣4個全國百強縣。
    盡管湖南縣域經濟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且存在的問題仍然突出,主要表現為“五個方面”:一是在發展工業、農業的同時,對生態環境保護不夠;二是縣域經濟實力比較差,財政收入低;三是農村消費水平低;四是各縣市發展很不平衡,差距在不斷擴大;五是產業雷同,缺乏分工協作,全能縣,少而全,小而散。湖南縣域經濟科學跨越的任務依然艱巨。
    當前,為積極應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貫徹黨中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推動全省“四化兩型”進程,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必須大力推動湖南縣域經濟發展實現“八大轉型”:
    一是發展思想轉型:縣域經濟由單純的經濟發展轉為保護好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生態統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二是所有制轉型:縣域經濟由集體所有制為主向民營為主體發展,全方位發展民營經濟。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為寬松的環境,要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放寬投資領域,改善服務,進一步啟動民間投資,鼓勵民資參與國有集體企業的改制重組,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形成全方位發展民營經濟的格局,使民營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縣鄉財政的支柱。
    三是經濟特色轉型:縣域經濟由雷同型經濟向特色經濟轉變,必須立足當地優勢,圍繞“特”字做文章,要倡導特色經濟、差異經濟、多樣化經濟多樣。
    四是產業結構轉型:縣域經濟以農業經濟為主向工業經濟為主轉變,工業由分散向集聚轉變。必須大力發展塊狀經濟,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必須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五是農產品加工轉型:縣域經濟由粗放的原材料、初加工產品向深加工產品轉變,努力培植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高經濟效益的名、特、優、新產品。
    六是資源市場轉型:縣域經濟由單純依靠當地資源和國內市場向利用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轉變。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堅持引進項目、資金、人才“三引”并進,借助外力、啟動內力、激發企業內部活力“三力”并發,把“引進來”和“走出來”緊密結合起來,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縣域經濟發展外向度。
    七是城鎮建設轉型:縣域城鎮建設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從一般城鎮建設轉為重點加快縣城建設,以縣城經濟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縣域經濟應該將有限的資源重點投放到縣城。要系統規劃建制鎮的布局和發展方向,使縣城和中心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工業園、農業產業化、市場體系及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結合起來,以產業興城、以市興城,使小城鎮真正活起來。
    八是人才轉型:縣域由以開發傳統型人才為主轉變為開發企業家、經濟領袖、技師人才為主。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推進湖南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需要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需要不斷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舉措,借鑒好方法。出版《湖南省2010年縣域經濟發展報告》,有利于記錄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有利于研究、總結縣域經濟發展的新鮮經驗和發展規律;有利于指導各縣市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推進我省“四化兩型”戰略,加快實現“富民強省”目標。此書的編輯、出版、發行是湖南縣域經濟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是湖南縣域經濟發展史上的盛事,必將對促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又好又快地發展湖南縣域經濟作出重要的歷史性的貢獻。
是為序。


                                          2010年10月15日

                           

              目 錄


序/1

一、理論探索
以省直管縣改革為契機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辜勝阻 /3
“縣域經濟”到底是什么?  宋亞平 /6
新時期縣域工業發展的對策思考  劉 峰 /17
長沙市各縣市區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的量化分析  李麗純 /23
用統籌城鄉的理念發展縣域經濟  吳天君 /26
打響“綠洲”品牌  做強生態經濟  羅建南 /29
突出“五個對接” 促進縣域經濟跨越發展  張常明 /32
縣域經濟的創新發展之路  曾平原 /35
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干矛盾與路徑選擇  丁建明 李四海 /41
汝城縣域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康初春 /46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縣域經濟發展  楊中柱 /50
建設“綠色雙峰” 發展縣域經濟  方忠敬 /55
構建縣域金融支持微小企業穩健發展的長效機制  張君生 /60

二、決策報告
中共長沙市芙蓉區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長沙市芙蓉區委書記 鐘 鋼/67
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政府區長 李 蔚/75
中共長沙市岳麓區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長沙市岳麓區委書記 趙建強/84
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政府區長 陳 中/92
瀏陽市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瀏陽市人民政府市長 梁 仲/100
寧鄉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寧鄉縣人民政府縣長 黎春秋/108
株洲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株洲縣人民政府縣長 蔡周良/117
中共攸縣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攸縣縣委書記 鄺鄒飛/127
中共湘潭市雨湖區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湘潭市雨湖區委書記 楊真平/136
湘潭市雨湖區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湘潭市雨湖區人民政府區長 徐亞健/145
湘鄉市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湘鄉市人民政府市長 陽建民/154
中共衡陽市雁峰區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衡陽市雁峰區委書記 唐學石/162
衡陽市雁峰區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衡陽市雁峰區人民政府區長 周 建/174
中共衡陽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衡陽縣委書記 肖順生/186
衡陽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衡陽縣人民政府縣長 白一峰/195
衡東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衡東縣人民政府縣長 程少平/203
祁東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祁東縣人民政府縣長 雷高飛/213
中共南縣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南縣縣委書記 徐德華/223
南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南縣人民政府縣長 張運和/237
中共石門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石門縣委書記 熊大順/246
石門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石門縣人民政府縣長 楊琦明/262
中共漢壽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漢壽縣委書記 劉定青/268
漢壽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漢壽縣人民政府縣長 宋云文/273
中共安鄉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安鄉縣委書記 王先蒙/281
安鄉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安鄉縣人民政府縣長 石玉林/292
中共岳陽市君山區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岳陽市君山區委書記 趙岳平/296
岳陽市君山區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岳陽市君山區人民政府區長 田文靜/308
中共華容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華容縣委書記 向偉雄/313
中共汨羅市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汨羅市委書記 白維國/322
汨羅市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汨羅市人民政府市長 周金龍/333
平江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平江縣人民政府縣長 王洪斌/342
中共邵陽市大祥區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邵陽市大祥區委書記 王邵剛/354
邵陽市大祥區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邵陽市大祥區人民政府區長 張能峰/361
中共新邵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新邵縣委書記 伍備戰/370
新邵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新邵縣人民政府縣長 吳勁松/380
中共綏寧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綏寧縣委書記 唐 淵/389
綏寧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綏寧縣人民政府縣長 羅建南/399
新寧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新寧縣人民政府縣長 李小堅/410
中共資興市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資興市委書記 李 評/424
資興市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資興市人民政府市長 方南玲/429
中共宜章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宜章縣委書記 向曙光/437
宜章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宜章縣人民政府縣長 歐陽鋒/445
中共臨武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臨武縣委書記 范儒平/456
臨武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臨武縣人民政府縣長 趙 宇/464
安仁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安仁縣人民政府縣長 王建球/471
中共冷水江市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冷水江市委書記 劉小龍/480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市長 何志光/490
雙峰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雙峰縣人民政府縣長 吳德華/498
中共東安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東安縣委書記 唐能武/508
中共藍山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藍山縣委書記 魏湘江/516
藍山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藍山縣人民政府縣長 馮德校/526
中共新田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新田縣委書記 龔新智/538
中共沅陵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沅陵縣委書記 黃澤春/547
沅陵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沅陵縣人民政府縣長 段云鵬/553
洪江市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洪江市人民政府市長 舒 曦/563
中共靖州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靖州縣委書記 張干太/571
靖州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靖州縣人民政府縣長 余建勇/582
中共通道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通道縣委書記 丁友平/593
通道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通道縣人民政府縣長 欽代壽/606
中共溆浦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溆浦縣委書記 李自成/617
溆浦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溆浦縣人民政府縣長 梁永泉/628
中共芷江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芷江縣委書記 彭良棠/636
芷江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芷江縣人民政府縣長 吳 飆/647
中共慈利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慈利縣委書記 劉 群/657
慈利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慈利縣人民政府縣長 朱用文/665
中共吉首市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吉首市委書記 秦國文/679
吉首市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長 宋清宏/690
中共花垣縣委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中共花垣縣委書記 彭 益/698
花垣縣人民政府2010年經濟發展工作報告
   花垣縣人民政府縣長 麻 超/709

后記/717

相關閱讀:

《湖南省2010縣域經濟發展報告 出版

《湖南省2009縣域經濟發展報告 出版

《湖南省2008縣域經濟發展報告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字幕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rv精品一区二 | 综合一区国产系列 | 日韩欧美自拍中文字幕 | 秋霞国产午夜文章 | 午夜福利国产观看视频1 |